出血性胃炎

出血性胃炎,又名急性糜爛性胃炎,出血性胃炎一經確診,必須及時住院治療,以防患者大量出血,導致生命危險。

概述

出血性胃炎,又名急性糜爛性胃炎,常因服用乙醯水楊酸、保泰松、消炎痛、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因酗酒、嚴重創傷、大手術、重要臟器(心、肝、腎)功能衰竭引起。突然起病,臨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為本病的主要表現,大多數患者還有上腹不適、腹痛、頭昏、乏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狀。出血性胃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纖維胃鏡檢查。

診斷

出血性胃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纖維胃鏡檢查,在纖維胃鏡套用之前,本病診斷相當困難。在胃鏡下出血性胃炎表現為胃黏膜糜爛、充血、出血。胃黏膜糜爛,可在發病後24小時內完全恢復,所以,胃鏡檢查應在出血後的24小時內進行,否則,會給診斷帶來困難。

治療

出血性胃炎一經確診,必須及時住院治療,以防患者大量出血,導致生命危險。治療原則是去除各種誘發因素,降低胃內酸度以防氫離子反彌散而加重胃黏膜損害,積極止血,輸血補液。具體措施如下:
(1)補充血容量:酌量給予靜滴全血或新鮮冷凍血漿、代血漿及平衡鹽液等,有休克者應積極改善微循環。
(2)冰鹽水洗胃:可使胃壁血管收縮,並使胃酸分泌減少,促進止血。方法是將胃管留置胃內,先將胃液抽盡,注入冰鹽水200~300毫升,然後抽出,反覆沖洗3~4次,最後將去甲腎上腺素4毫克加入250毫升冰鹽水中,注入胃內,以進一步收縮血管。4小時後可重複1次。
(3)H2受體拮抗劑的套用:H2受體拮抗劑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有較強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減少氫離子濃度。一般情況下可予甲氰咪胍0.2克,6小時1次;或雷尼替丁150毫克,12小時1次,口服;病情危重者,可用甲氰咪胍0.4克或雷尼替丁300毫克靜滴。
(4)抗酸劑:每小時口服硫糖鋁0.75克或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鎂混合劑,可中和胃酸,達到保護胃黏膜的作
用。
(5)經纖維胃鏡電凝或雷射止血,效果可靠。由於條件限制,目前尚難普及。
(6)選擇性動脈造影時滴注垂體後葉素,以收縮出血血管,達到止血目的。目前臨床套用較少。
(7)外科手術治療:絕大多數患者經內科治療後就可止血,但仍有10%左右患者需手術治療,否則難以控制出血。手術多採用迷走神經切斷加胃次全切除術。

預防

1合理飲食,以防積滯傷及脾胃;
2戒菸酒,忌過食辛辣,以避免對胃黏膜的反覆刺激;
3保持心情舒暢,以免情志刺激;
4勞逸結合,以調和胃腸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