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薩琳·阿拉貢

凱薩琳·阿拉貢

Catherine of Aragon 1485——1536 西班牙語:阿拉貢的凱薩琳·德·卡特琳娜島玩Trastamara阿拉貢,卡特琳娜島玩y Trastamara)(12月16日1485 - 7一月154),也被稱為是凱薩琳或凱薩琳Queen of England英國女王as the作為first wife第一個妻子of King王的Henry VIII of England亨利八世的英格蘭and和Princess of Wales威爾斯王妃as the wife to作為妻子Arthur, Prince of Wales亞瑟,“威爾斯親王”. 。

Catherine of Aragon
1485——1536
西班牙語:阿拉貢的凱薩琳·德·卡特琳娜島玩Trastamara阿拉貢,卡特琳娜島玩y Trastamara)(12月16日1485 - 7一月154),也被稱為是凱薩琳或凱薩琳Queen of England英國女王as the作為first wife第一個妻子of King王的Henry VIII of England亨利八世的英格蘭and和Princess of Wales威爾斯王妃as the wife to作為妻子Arthur, Prince of Wales亞瑟,“威爾斯親王”. 。In 1507, she also held the position of在1507年,她的位置也舉行Ambassador大使for the Spanish Court in在為西班牙法庭England英格蘭when her father found himself without one, becoming the first female ambassador in European history.當她的父親發現自己沒有一個,即將成為第一名女大使在歐洲的歷史。For six months, she served as六個月來,她擔任regent瑞金特of England while Henry VIII was in France. 雖然亨利八世的英國在法國。During that time the English won the在那段時間裡,英國贏得了Battle of FloddenFlodden戰役, an event in which Catherine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這一賽事中,凱薩琳,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The controversial book "The Education of Christian Women" by一本有爭議的書”的基督教婦女”的教育Juan Luis Vives胡安·路易斯·Vives, which claimed women have the right to an education, was dedicated to and commissioned by her. ,那幾年婦女有權利受教育,致力於和委託她。Such was Catherine's impression on people, that even her enemy,凱薩琳的印象就是這樣一個人,即使她的敵人,Thomas Cromwell托馬斯·克倫威爾, said of her "If not for her sex, she could have defied all the heroes of History."她說,"如果不為她的性別,她可以推翻了所有的英雄人物的歷史。”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亞described her as "The Queen of earthly Queens",她形容為“女王地上的女王”,and during her early years as queen consort she was described as "The most beautiful creature in the world."在她早年,王后,她是作為描述為“最美麗的生物,在世界上。”She successfully appealed for the lives of the rebels involved in the生活對她成功提起抗訴的叛亂分子,參與了Evil May Day邪惡五一節for the sake of their families.為了他們的家庭。Furthermore, Catherine won widespread admiration by starting an extensive programme for the relief of the poor.此外,凱薩琳贏得廣泛崇拜,由開始的一個廣泛的計畫,為救濟窮人。She was also a patron of她同時也是一位的守護神Renaissance humanism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運動, and a friend of the great scholars,一個朋友的偉大的學者Erasmus of Rotterdam鹿特丹伊拉茲馬斯and和Saint Thomas More聖托馬斯·莫爾. Henry VIII's move to have their 24-year marriage亨利八世搬到有他們24的婚姻annulled廢止set in motion a chain of events that led to England's break with the在意向中建立一連串的事件,而導致了英格蘭的打破Roman Catholic Church羅馬天主教會的. 。Henry was dissatisfied because their sons had died in infancy and others were stillborn, leaving their daughter, the future亨利感到不滿意,因為他們的兒子都死了,另一些人在嬰兒期,留下了他們的女兒,而未來的發展趨勢Mary I of England英格蘭的瑪麗一世, as,heiress presumptive既定繼承人, at a time when there was no established precedent for a woman on the throne, although there was no在一段時間沒有既定的先例一個女人在王位上,雖然沒有Salic lawSalic法律in England. 在英格蘭。When當Pope Clement VII教皇克萊門特VIIrefused to annul the marriage, Henry defied him by assuming supremacy over religious matters. 拒絕取消這場婚姻,亨利激他通過假設的霸權,宗教事務。This allowed him to marry這使得他要結婚的人Anne Boleyn安妮?波琳on the judgement of clergy in England,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Pope. 對判斷在英格蘭的神職人員,不顧到教皇。He was motivated by the hope of fathering a male heir to the他的動機是希望生育出男性繼承人。Tudor dynasty圖多爾王朝. 。Catherine refused to accept Henry as Supreme Head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and considered herself, as did most of England and Europe, the King's rightful wife and Queen until her death.凱薩琳拒絕接受亨利為最高英國教堂的領袖和認為自己,正如大多數英國和歐洲,王的合法妻子和王后,直到她的死亡。

阿拉貢公主

凱薩琳·阿拉貢是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女王和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最小的女兒,同她那些著名的姐妹一樣,她是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聯合後的第一代王族,在各個方面都體現出了作為一個嚴格的、強大的天主教國家公主的風範。她受到的是嚴格的天主教教育,擁有堅定的信仰和更堅定的意志和自尊。在中世紀末期的這個時代,文藝復興之風已經向伊比利亞半島吹來,在時代風氣的影響下,凱薩琳也被要求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僅限於文藝方面,甚至騎馬打獵這樣的運動,對一位出身高貴的公主來說,也是必修課。
總的來說,儘管關於凱薩琳公主童年受到教育的第一手資料不多,有幸的是這位公主日後的生活波瀾起伏,時時刻刻都可以體現她所受的教育。她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又因為她高貴的、古老的血統,她值得獲得任何一樁美滿的婚姻,應該獲得一頂足夠尊貴的王冠。

威爾斯王妃

1501年,關於凱薩琳的婚姻談判展開了。這個家族的前幾位公主(唯一的王子死於1497年)婚姻都不幸福,但指導王室婚姻的最高原則是政治利益而不是愛情。英格蘭的新國王亨利七世剛剛在玫瑰戰爭中獲勝,從而建立的都鐸王朝的統治,此時他的地位還很不穩定,希望和歐洲王室廣泛的聯姻以獲取支持,事實上他也這樣做了:他的女兒瑪格麗特·都鐸嫁給了他的鄰居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小女兒瑪麗·都鐸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一。威爾斯親王是王位繼承人,他的婚事自然是重中之重,由於西班牙是新舊兩大陸的君主、哈布斯堡皇室的血親(凱薩琳的姐姐胡安娜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繼承人腓力成婚),迎娶一位西班牙公主自然成了亨利七世的首選。
至於西班牙的兩位君主,他們對於英國王室的請求顯然很感興趣,因為英國和法國是世仇,而西班牙和法國在義大利的爭端總是接連不斷,和英國聯姻肯定有助於削弱法國的力量。在這種原則的驅使下,為威爾斯親王亞瑟·都鐸和凱薩琳·阿拉貢舉行婚禮的主意已經打定,1501年,凱薩琳離開了故鄉西班牙,11月,這對新人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了婚禮,凱薩琳從而成了威爾斯王妃。

寡居生活

亞瑟·都鐸是個身體孱弱的王儲,根據凱薩琳後來的說法,亞瑟和她成婚之後並沒行周公之禮。婚後這對夫妻就動身前往威爾斯邊境的路德洛城堡。但僅僅在幾個月之後,這對夫妻都染上了嚴重的傳染病。亞瑟很快死去,凱薩琳在生死邊緣徘徊,

新寡的凱薩琳·阿拉貢新寡的凱薩琳·阿拉貢
最後她醒來了,並且發現自己成了寡婦。
如何處理一位寡居的王妃,這是擺在亨利七世面前的難題,一個花季的少女,如果把她送入修道院或是長期拘禁在任何方面都是說不通的,但如果把她送回西班牙——這是最合理的辦法,並且有過先例:葡萄牙王儲娶了凱薩琳的姐姐伊莎貝拉,結果他還沒登基就死於疾病,伊莎貝拉被葡萄牙王室送回了西班牙——那么英格蘭和西班牙的聯盟將不復存在,伊莎貝拉後來重新(違背意願的)和西班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結婚,後者是她第一任丈夫的叔叔,這樁婚姻似乎在道德上難以自圓,但亨利七世卻十分中意。
冷靜而冷酷的亨利七世給西班牙兩位君主發去信函,希望凱薩琳公主能和他的二兒子亨利·都鐸王子、她的小叔子成婚,這件婚事在凱薩琳沒有點頭的情況下就被許可了,但亨利年幼,才十一歲,於是亨利七世決定把凱薩琳前往郊區的一座房子中。在那裡,凱薩琳過了人生中第一次(但不是最後一次)生不如死的生活,整整七年,微薄的年金、有限的自由、冷酷的英格蘭、鐵石心腸的公公,沒有祖國的訊息,沒有父母的訊息,她曾給父親寫信抱怨她的處境,但沒有回音,她曾想過去修道院了此殘生,但根本沒人給她機會。在這棟沒有人情味的房子裡,她一直生活到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

英國王后

1509年是命運轉折的一年。亨利七世死了,年輕的亨利八世登基,並且和凱薩琳成婚,在亨利七世死後,亨利八世更多的出於愛情,而不是利益的考慮娶了凱薩琳·阿拉貢,7周后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加冕禮。凱薩琳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卻達到了亨利七世和她的父母最先預想的結果——成為英格蘭王后。
“婚姻非常美滿”,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承認這一點,和眾多失敗的王室婚姻不同,維繫這個具有強烈政治意義的婚姻的紐帶不是至高利益而是愛情,但問題接踵而至:亨利八世是玫瑰戰爭後繼承王位的英國君主,那場戰爭的硝煙、他的姻親蘭開斯特家族的成員被殺戮的慘狀還沒遠去,因此亨利八世迫切的需要一個男性繼承人來保證家族的地位。另一方面,英國和法國因為加來問題戰端又起,國王曾經親臨前線,此時凱薩琳作為王后和攝政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當時的英國人對這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賢惠王后十分愛戴,從各個方面來說,這對夫妻都是文藝復興時代模範夫妻的典範,但這裡有一個問題——以國王在國內、國外的形勢來看,王后應該儘快生下一個兒子,而凱薩琳先後生下的幾個兒子都不就夭折,以致亨利八世25歲那年還沒有一個孩子,在當時這已經是個不小的年齡了。
1516年,31歲的凱薩琳生下了健康的瑪麗公主,然而女性繼承王位在英國歷史上只有一次,就是亨利二世的母親,瑪蒂爾達·諾曼第,那次女人執政引發了一次血戰,每次一想到這裡,亨利八世就不由得感到緊張,凱薩琳越來越大,一個男孩看來是不可能的了,另一方面,王后的美麗也在凋零,她比丈夫大6歲,對於這樣一個年齡差距,如果亨利只是一個需要依靠西班牙的小國國王或諸侯,那就必須忍耐,不幸的是他是全歐洲最強大的君主之一,是和法國的弗朗索瓦一世、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奧斯曼土耳其蘇丹蘇萊曼大帝並列的專制君主,他還是一個熱愛女人的君主、真正的花花公子,當凱薩琳被確認無法為國王生一個兒子時,她的好命運也就到頭了。

離婚

離婚被當作解決“繼承人問題”的方法是在1526年左右,但亨利在那之前已經有多個情人,其中包括他下一任妻子的姐姐瑪麗·博林。這些情人的存在不斷提醒著:王后已經不再年輕,不再美貌,她不過是個莊嚴的貴婦人、一個可憐的、沒有兒子的母親。他的一個情人伊莉莎白·布朗特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亨利·菲茨羅伊,瑪麗·博林的兩個孩子凱薩琳和亨利也可能是亨利八世的孩子,國王清醒的認識到不能生育一個男繼承人問題不在自己,而在凱薩琳,她太年長。
但可以肯定的是亨利不願離婚。他冊封亨利·菲茨羅伊為諾丁漢伯爵,正式承認他是自己的兒子,1525年,他冊封年僅九歲的亨利·菲茨羅伊為里奇蒙和薩默塞特公爵。一些證據顯示他不僅要公開承認亨利是自己的兒子,使他的身份合法化,甚至還要通過法律使他的繼承權合法化。如果這樣,凱薩琳的女兒瑪麗自然就會失去成為女王的機會,但這也同樣說明亨利承認了凱薩琳無法生育的事實,並且不打算通過任何可能傷害這段婚姻的手段製造一個合法繼承人。

晚年生活和死亡

影響

頭銜

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公主(1485——1536)
威爾斯王妃(1501——1502)
遺孀王妃(1502——1509;1532——1536)
英格蘭和愛爾蘭王后(1509——1532)

西班牙的家族成員

凱薩琳出生時,她的家族的事業還處在成長階段,有幸的是她的父母和姐姐通過兩次極為重要的聯姻使西班牙和古老的哈布斯堡家族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稱霸新舊兩大陸的哈布斯堡帝國。
伊莎貝拉·卡斯蒂利亞(母親):卡斯蒂利亞女王和阿拉貢王后。伊莎貝拉是她所處時代最強大的統治者,歷史上最偉大的女王之一。她經歷了戰爭,熱心資助海上冒險,前者使她成為統一的西班牙第一代君主,後者使她和她的後代成為美洲大陸的主人。她和斐迪南二世的婚姻締造了新西班牙,並將他們的影響擴大到全世界。
斐迪南·阿拉貢(父親):阿拉貢國王,和伊莎貝拉成婚後也成了卡斯蒂利亞國王。斐迪南的智慧、精力和妻子不相上下,但他的創造力和眼光不如妻子。在他們共同統治的20多年中,伊莎貝拉策劃了大部分改革。1504年伊莎貝拉死後,斐迪南獨自執政,他代替瘋癲的女兒胡安娜統治卡斯蒂利亞,消滅了阿拉伯人國家格拉納達,從而保證了西班牙的統一。
胡安娜·阿拉貢腓力·馮·哈布斯堡:他們對於整個家族的唯一貢獻是他們的聯姻。由於這段充滿悲傷的婚姻,胡安娜和腓力都成了歐洲文學作品中被反覆描繪的形象,然而事實是這次婚姻,就其最初的目的而言,是非常成功的。它把西班牙統一後的第一代和歐洲最強大的家族聯繫在一起,保證了哈布斯堡的後代繼承新舊兩大陸的富庶領地,在三十年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前,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國一直是稱雄於新舊兩大陸的殖民大國。
馬克希米連一世瑪麗亞·勃艮第:馬克希米連一世重新奠定了哈布斯堡帝國在歐洲的地位,而他和瑪麗亞·勃艮第的婚姻則為帝國贏得了歐洲最富庶的勃艮第地區,這裡的紡織業、造船業、捕魚業和海上貿易在後來幾個世紀一直為帝國無休止的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
伊莎貝拉·阿拉貢瑪麗亞·阿拉貢:她們都是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的妻子,在葡萄牙迅速強大並同樣迅速衰落的間期她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查理五世斐迪南一世:他們是凱薩琳的侄子,歐洲和美洲廣大領土的繼承人,事實上查理五世從即位開始就讓弟弟分享他在奧地利的統治權,在他統治期內,哈布斯堡帝國保持了團結並依靠美洲領土的擴大成為歐洲最廣闊、最富庶的帝國,1556年他退位之後,西班牙和奧地利才分成不同的兩支各奔東西。斐迪南在奧地利的成功統治則保證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奧地利一直成功統治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子女

凱薩琳和亞瑟沒有生育子女,她的第二次婚姻至少為她帶來了6、7個子女,其中很多是亨利八世盼望已久的男孩子,但只有1516年出生的瑪麗活了下來。在經歷了幸福的童年、不幸的青年之後,37歲的瑪麗繼承了英格蘭和愛爾蘭王位,她以瘋狂的報復和刻骨的仇恨作為統治的支柱,保守的估計在她5年的統治期內至少有300多名新教徒被活活燒死,其中有地位崇高的高級教士、殘疾人甚至孕婦。溫柔的凱薩琳的女兒因此被打上了“血腥瑪麗”的烙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