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元

凱爾特元

隨著“世界音樂”風潮的興起、恩雅(Enya)等歌手與團體的走紅、“大河之舞”(Riverdance)等超級大秀的轟動,加上“英雄本色”(Braveheart)、“赤膽豪情”

隨著“世界音樂”風潮的興起、恩雅(Enya)等歌手與團體的走紅、“大河之舞”(Riverdance)等超級大秀的轟動,加上“英雄本色”(Braveheart)、“赤膽豪情”(Rob Roy)以及“哈利波特”(Harry Potter)與“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片集等電影配樂的推波助瀾,凱爾特民俗風格的歌曲與音樂在最近這些年來,可以說是風靡了全球,雖然與“主流”的盛況相比,還有好大的一段距離,但是它的確擁有了相當驚人的廣大愛好者。

凱爾特音樂介紹

[什麼是凱爾特]

提起“凱爾特”(Celtic,也有人翻譯為“克爾特”或“塞爾特”)音樂,很多人都直覺的把它與愛爾蘭劃上等號,事實上,它並不是愛爾蘭人的專利,只不過因為這個領域最成功的許多藝人或團體都往往來自愛爾蘭。其實,愛爾蘭只是凱爾特民族活躍的地方之一。想要認識這種音樂,我們必須對“凱爾特”這個名詞先有所認識。凱爾特人,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大約在五千年前就興起了,最早主要生活在阿爾卑斯山以北,後來分布範圍日益擴大,從不列顛群島到巴爾幹半島都有,而且往往居於統治者的地位,希臘人所說的“克爾圖人”和羅馬人所說的“高盧人”,事實上就是凱爾特人。由於在文化上相當的強勢,歐洲各國都深受他們的影響,可惜由於人口過剩、社會關係緊張、以及擴展版圖太過激進,從西元前二世紀開始,逐漸由盛轉衰,受到羅馬帝國與日耳曼部落等的夾擊之後,失去了統治者的優勢,連他們的文化也受到羅馬帝國的同化,只有在愛爾蘭和不列顛還保存得比較完整。
凱爾特人體格高大、膚色白皙、強壯、尚武、愛好冒險,同時相當迷信,有著許多充滿幻想的古老傳奇,因此從昔日的“亞瑟王與圓桌武士”,到近年來遠近馳名的“哈利波特”與“魔戒”,都充滿著非常“凱爾特”的神秘傳奇色彩。另外,由於在愛爾蘭與蘇格蘭等這些他們目前主要的生活空間,經濟資源比較匱乏,加上在政治方面受到了不少打壓,所以我們又可以發覺,在浪漫與豪放的同時,他們的文化,特別是在音樂方面,也往往呈現著傷感的悲情色彩。而為了追求生存的機會,他們大量往“海外”移民,於是從美國、加拿大、到澳洲,凱爾特文化也隨著那些移民的腳步,逐漸的流傳開來。簡單的了解了他們的歷史背景之後,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凱爾特音樂裡面各種特殊的情感因素了。

[專輯介紹]

BMG推出了兩張一套的“The Celtic Circle”(傳奇)合輯,跨廠牌的收錄了三十二首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凱爾特風格名曲,充滿了驚人的魅力。擔任演出的藝人與團體,有的已經國際知名,有的則知名度仍然局限於愛爾蘭與不列顛,但都是具有超高實力與精緻質感的。合輯的一開頭,我們就聽見了“魔戒首部曲”片尾的主題曲“ May It Be”,當初在影片中是由恩雅負責主唱的,在這裡收錄的是萊恩與瑞秋歐唐納(Ryan & Rachel O'Donnell)的演唱,雖然兩人有點名不見經傳,表現卻絲毫不俗。接著,我們聽到恩雅的家族所組成的“克蘭納德”合唱團(Clannad)不朽的經典名曲“Theme from "Harry's Game"”。這本來是1983年一部描述一位英國軍官混入北愛爾蘭革命軍群中、試圖找出刺客的電視影片主題曲,後來哈理遜福特(Harrison Ford)在1992年所主演的“愛國者遊戲”(Patriot Games)也採用了同一首歌曲當作配樂。恩雅在成名之前,曾經是“克蘭納德”成員之一,團中還包括她的姊姊莫雅(Maire Brennan)。他們相當活躍,多次參與電影配樂的演出,例如電影“大地英豪”(The Last of the Mohicans)的插曲“I Will Find Him”等等。這套合輯收錄了他們好幾首歌曲,甚至還包括與U2主唱波諾(Bono)合唱的“In a Lifetime”。
由於電影配樂在凱爾特音樂的推廣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這裡收錄了不少來自電影的曲子。梅爾吉普森Mel Gibson)自導自演的“英雄本色”,曾經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其中詹姆斯宏納(James Horner)的配樂也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在這裡,我們可以聽到在原聲帶中以風笛演奏備受推崇的艾瑞克瑞格勒(Eric Rigler)與著名的蘇格蘭音樂大師比爾嘉頓(Bill Garden)率領的蘇格蘭管弦樂團共同演出的該片配樂主題三部曲,充滿了悲壯的豪情,令人動容。
這些樂曲,有的原本並不是凱爾特風格的作品,例如“皇后”合唱團(Queen)的經典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我們在這裡聽到了“沙丘”合唱團(Dune)重新詮釋的版本。這支來自德國的流行工業舞曲團體,因為在1997年推出一張翻唱作品的專輯“Forever”而開始走紅,其中就收錄了這首他們刻意以凱爾特風格演唱的名曲,令人難以抗拒。另外,來自加拿大的女歌手蘿琳娜麥肯尼特(Loreena McKennitt)純淨的美好歌聲,多年來也擁有不少忠實的支持者,她的作品多半都是走傳統凱爾特風格的路線,在有如夢幻詩篇一般的意境中,唱出了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故事。這裡也收錄了她好幾首作品,其中包括了她發表於1997年專輯“Book of Secrets”的“ Skellig”,可以視為她魅力的精彩取樣。
加拿大,是除了愛爾蘭與蘇格蘭之外,當今“凱爾特”音樂的另外一個大本營,許多實力派的凱爾特藝人,都是來自加拿大的。以獨特的唱腔擁有不少歌迷的女歌手莎拉麥克勞克蘭(Sarah McLachlan),雖然平日以另類的流行搖滾為主,偶而也會演唱一些充滿民歌與凱爾特色彩的動人抒情歌曲。對於她在電影“X情人”(city of angels)裡面所唱的 主題曲“Angel”,相信很多人都難以忘懷,這裡也收錄了這首歌曲。其他的電影配樂,還包括大師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哈利波特”配樂主題 “Hedwig's Theme”、“赤膽豪情”的主題曲、“亞瑟王傳奇”(The Mists of Avalon)由蘿琳娜麥肯尼特主唱的主題曲 “The Mystic's Dream”,以及“魔戒首部曲”由霍華休爾(Howard Shore)負責的配樂主題“ The Fellowship”等等。
在演出這些歌曲的大牌藝人與團體中,還有曾經以光頭聞名的愛爾蘭女歌手辛妮歐康納(Sinead O'Connor)。她與有著“愛爾蘭國際親善大使”身份的“首領樂團”(The Chieftains)合作了一首描繪愛爾蘭海外移民辛酸的電視影集插曲“Factory Girl”,另外又與愛爾蘭鍵盤樂器大師菲爾寇特(Phil Coulter)共同演出了寇特的作品“The Shores of the Swilly”。愛爾蘭當紅的“可兒家族”(The Corrs)也沒有缺席,這裡收錄了他們的“ Runaway”。另外,假如你觀賞過“大河之舞”的Video,對於其中參與演唱的“艾努納”(Anuna)合唱團,也應該會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裡收錄了他們演出的愛爾蘭民間傳統歌謠 “She Moved Through the Fair”,透過他們無懈可擊的完美和聲,無比的動聽。
在音樂方面凱爾特人以淳樸著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