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利瑪特·迪克里拉

穆斯林贊念安拉的各種常用語的總稱

人物

凱利瑪特·迪克里拉(Kalimat Dhikrillah)

簡介

穆斯林贊念安拉的各種常用語的總稱。阿拉伯語音譯,意為“記念(或讚美)安拉用語”。《古蘭經》云:“你當朝夕恭敬而恐懼地記念你的主,應當低聲讚頌他,你不要疏忽”。穆罕默德說:“至高真主曰:‘記念吾者,吾與之同在。心中記念吾者,吾心記念之’”(《聖訓珠璣》)。穆斯林遵循以上經訓的教誨,不僅經常通過恭誦各種完整的讚詞、禱詞和求恕詞記念和讚美安拉,而且還將其中一些短語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反映出他們虔誠認主的堅定信念。世代相傳,這些短語也逐漸演變為中國各族穆斯林日常用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準確地表達了驚喜、憂傷、憤慨等各種思想感情。在民間廣為流傳的這類常用語主要有:

用語

(1)感恩用語。例如:1.艾勒哈姆杜·利拉(al—Hamdu Lillah):阿拉伯語音譯,中國穆斯林多習慣讀作“艾里豪木都·令倆希”,意為“一切讚頌,全歸真主”、“感贊真主”。常用於交談時回答對方關於個人或家庭境況的提問,以表達對真主的感恩之情。例如甲問:“府上都好嗎?”乙則答:“都好,艾勒哈姆杜·利拉”。在轉危為安或如釋重負之後也常說這句話。根據聖訓的規定,穆斯林在打噴嚏時亦念此讚詞。2.拉赫邁圖拉(Rahmatullah):阿拉伯語音譯,中國穆斯林有的讀作“萊亥曼統拉希”,意為“真主之慈惠”、“天恩”、“主的慈憫”。常用於回答別人的祝福或祝賀,以說明喜事的降臨或成績的取得並非由於個人的幸運或功勞,而應歸源於真主的慈憫。穆斯林在答“色蘭”(即回答別人的問安)之後,有時也隨即補充此句讚詞,以示親切和對問安者的重視。
(2)感嘆用語。例如: 1.瑪沙安拉(Masha’allah):阿拉伯語音譯,俗讀“邁舍安拉乎”,意為“這是真主所意欲的”、“天意”,引申義為“好”、“好極了”,常用於對美好或新奇事物的感嘆。如鄉間穆斯林老人第一次看到火車時,會脫口發出感嘆:“瑪沙安拉”。2.蘇卜哈納拉(Subhanallah):阿拉伯語音譯,俗讀“素布亥弄拉希”,意為“讚美真主”、“真主超絕”,舊譯為“清哉真主”、“贊主清淨”。該讚詞最初用於堅定認主獨一信念,反對和駁斥以物配主的多神教徒,意即“獨一的安拉高潔無染,絕非凡物可比”。現常用於表示對不吉利或不該發生之事的驚訝,如傳聞某地發生災情,穆斯林聽後會立即說:“蘇卜哈納拉”。穆斯林拜中鞠躬和叩頭時亦輕聲低念該讚詞,以表達對真主的無限虔敬。他們還遵循聖訓的教誨,把該讚詞同“艾勒哈姆杜·利拉”、“安拉乎·艾克拜爾” (Allahu Akbar,意為“真主至大”)及清真言合念,使之成為一段完整的讚詞,每天在五時拜後跪坐恭誦。3.艾斯泰厄菲魯拉(Astaghfirullah):阿拉伯語音譯,中國穆斯林有的讀作“艾斯賽菲弄拉希”,意為“我求真主饒恕”,引申義為“怎敢這樣做”、“但願不是這樣”。常用於表示對有損於信仰或違背教規言行的驚訝、憤慨與憂慮。如某人虐待父母,耳聞目睹者會脫口而出地說:“哎,艾斯泰厄菲魯拉”。
(3)自勉用語。例如:1.哈斯比葉拉(H—asbiyallah):阿拉伯語音譯,俗讀“哈賽比令倆希”,意為“真主是能使我滿足的”。常用於遇到挫折或窘困時,以此激勵自己不沮喪和悲觀,表示深信在真主的默助下終將擺脫困境。2.因沙安拉(Insha’allah):阿拉伯語音譯,一讀“印舍安拉乎”,意為“如蒙主佑”、“如果真主意欲”,俗稱“托靠主”,為穆斯林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語彙之一。一般用來表示自己無法預測未來,決心把一切期望寄託於安拉。有時亦被用作對某事婉言謝絕的遁詞。
(4)詛咒用語。例如:萊爾奈圖拉(La‘natullah):阿拉伯語音譯,中國穆斯林有的讀作“勒阿奈圖爾拉”,意為“真主的詛咒”、“真主的棄絕”,專用於對壞人壞事的譴責。
(楊宗山馬恩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