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勃倫

凡勃倫

托斯丹·邦德·凡勃倫(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 偉大的美國經濟學巨匠、制度經濟學鼻祖。凡勃侖是作為一個辛辣的社會批評家而為一般公眾所知的,他這一風格的代表作是《有閒階級論》一書。但從職業上說,他是個經濟學家,是政治經濟學雜誌的第一主編,並在經濟學的方法論問題上有廣泛著述。制度經濟學——幾十年來的一個重要學派,是凡勃侖和約翰·R·康芒斯(John R. Commons)創立的,韋斯利·克萊爾(Wesley Clair)、約翰·莫里斯·克拉克(John Maurice Clark)等後來的凡勃侖追隨者們形成了這一學派的特點。

托斯丹.邦德.凡勃倫(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偉大的美國經濟學巨匠,但卻並非在美國土生土長的。1857年7月30日出生於康斯威辛州,是挪威移民後裔。凡勃倫十七歲時進入卡爾頓學院師從老克拉克,後轉至霍布金斯大學讀哲學,未能取得獎學金又轉至耶魯大學。188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891年毛遂自薦進入康奈爾大學任教。第二年,優質教育芝加哥大學,未被器重。1906年轉任史丹福大學副教授。1909年受排擠而辭職。1911年,走上密蘇里大學講台。1918年,也就是他61歲時步入仕途,赴華府供職於食品局,1924年拒絕接受美國經濟學會會長一職,可謂破天之舉。1929年初退休復加州定居。不料數日後竟溘然長逝,享年72歲。
凡勃倫效應: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它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較高而不是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願望。提出者: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
凡勃倫的主要著作有《有閒階級論》《營利企業論》《德帝國與產業革命》《近代不在所有制與營利企業》。其中《營利企業論》產生於芝加哥大學執教時期,論述了當時的“現代資本主義”。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凡勃倫的《資本論》,從企業與產業兩個方面來剖析資本主義體制,站在保守的改良主義立場,迎合好戰的君主制,排斥社會主義,哀悼行將衰亡的營利企業。他依據德國歷史學派的發展階級概念,批評了適用貨幣經濟--亞當斯密以後今日經濟學主流所犯的時代錯誤,提出了股份資本論。其中所提出的大量命題,奠定了制度學派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