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盛大遊戲有限公司總裁]

凌海[盛大遊戲有限公司總裁]

凌海,1970年生於湖南,水瓶座。1988年考入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並取得學士學位。2003年進入上海盛大網路發展公司,2012年辭職,欲投移動網際網路。

從業歷程

1992年至1994年擔任中國湘普電腦公司銷售經理職位。

1994年至1997年擔任泰克計算機系統集成公司副總經理職位。

1997年至2003年擔任創智世商網電子商務公司執行長兼總經理職位。

2003年2月加入盛大,曾任盛大集團副總裁、總監等職務。

2008年4月起任盛大集團高級副總裁,盛大遊戲總裁,韓國上市公司Acotz董事長。 2011年11月轉調到母公司盛大網路集團負責投資業務。此前曾任盛大集團副總裁、總監等職務。加盟盛大前,凌海曾擔任創智世商網電子商務公司執行長兼總經理職位,泰克計算機系統集成公司副總經理職位,以及擔任中國湘普電腦公司銷售經理職位。

2012年2月,凌海辭職盛大,開始創業。

離開盛大

2012年2月16日中午訊息,盛大遊戲(微博)總裁凌海(微博)的新浪微博認證顯示,其已經從盛大集團辭職。凌海此後在與新浪遊戲的連線中證實了離職的猜測,並表明自己將投身移動網際網路遊戲及社區領域。

2月15日下午,凌海的認證信息已經從此前的“盛大集團高級副總裁,盛大遊戲總裁,韓國KASQ: Actoz董事長凌海”更改為“盛大遊戲前總裁凌海”。其新浪微博簽名檔則表明辭職後的他將開始創業。簽名檔寫道:“全新開始創業旅途,激情萬丈,揮斥方遒!誠邀志同道合者,一起奔放!”

凌海此後證實了離職的猜測,並表明自己將投身移動網際網路遊戲及社區領域。凌海透露,他創業的公司為蝴蝶互動公司目前處於籌備階段,產品已經有了眉目。前盛大遊戲技術副總裁王峰也加入了蝴蝶互動團隊。

根據蝴蝶互動首頁的介紹,蝴蝶互動主要業務為移動網際網路社區及手機遊戲研發和運營。

凌海表示,創業是一個新的開始。在盛大服務了近十年之後,如今盛大各項業務和體制已經成熟,現在離開盛大是個合適的時機。

他與盛大

盛大凌海 盛大凌海

盛大成立於1999年11月,公司秉承運營網路娛樂媒體的雄厚實力,通過專業化的團隊及先進網路技術,最大限度為用戶挖掘網路娛樂產業的樂趣。盛大的服務、技術及管理團隊每時每刻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保障用戶的娛樂需要。

截止2003年11月底,盛大成功運營的網路遊戲產品的累計註冊用戶已經突破1億7000萬人次,最多同時線上玩家人數突破112萬人,分布在全國24個省50多箇中心城市的800多組超過9000台伺服器,所需使用的Internet骨幹頻寬超過17G。

2001年9月 盛大正式進軍線上遊戲運營市場,運營《傳奇》;

2003年5月 盛大正式開通電子支付業務;

2003年6月 盛大參資BOTHTEC研發《銀河英雄傳》,中國資本首次登入日本遊戲業;

2003年9月 盛大收購網咖管理軟體公司——成都吉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2004年1月 盛大參股遊戲軟體供應商——北京數位紅軟體技術套用有限公司;

2004年1月 盛大收購網路遊戲引擎核心技術開發企業之一——美國ZONA公司;

2004年7月 盛大戰略投資線上對戰遊戲平台運營商——上海浩方線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04年7月 盛大收購棋牌休閒遊戲開發運營商——杭州邊鋒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2004年10月 盛大收購原創娛樂文學入口網站——起點中文網;

2004年11月 盛大宣布收購韓國Actoz公司控股權;

2005年2月 盛大宣布收購新浪19.5%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2006年5月 盛大與華特迪士尼網際網路部門合作,共同把迪士尼娛樂內容引入中國網遊市場;

2007年3月 盛大網路向旗下起點中文網增資1億元,打造全球最大原創文學平台;

2007年7月 盛大網路收購國區域網路游公司——錦天科技;

2009年11月 盛大網路收購國內第一視頻分享門戶——酷六網;

2010年1月 盛大網路收購美國遊戲和內置廣告平台——麻吉媒體公司。

業界影響力

網遊趨勢分析

凌海分析網遊 凌海分析網遊

凌海認為,網遊業今後的發展有三個趨勢:

趨勢一、多類型——遊戲產品類型不斷豐富。

當前,傳統大型網遊的市場空間正在不斷受到擠壓,遊戲玩家對大型MMORPG遊戲的新鮮感日益下降。數據顯示,以前一款普通的MMORPG,生命周期一般在3—5年,這幾年隨著MMORPG市場競爭的日趨成熟,每款MMORPG遊戲的生命周期正在逐步地減少,整個市場的新用戶增長速度已經消化不了網遊廠商的產品增長速度,單一網遊產品的市場空間一直在縮小。

對此,凌海認為,未來的網遊市場將打破以MMORPG為主導的局面,轉向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多種網遊類型共同發展的局面,這將是網路遊戲市場發展的必然。

凌海表示,未來最為看好三類型網遊:動作網遊、FPS網遊和社交網遊。而在這三個領域,盛大遊戲也都已展開了布局。

趨勢二,多區域——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發展空間巨大。

最近三年以來,一批中國網遊企業相繼走上了海外拓展的道路,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共有29家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64款網路遊戲進入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收入1.43億美元,較2008年增長高 達53.9%。

從2007年開始,盛大遊戲也邁開了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目前,盛大遊戲的產品已出口到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除了非洲和南美兩個地區之外,布局已基本覆蓋全球。盛大遊戲還於2010年初收購了網遊平台Mochimedia,幫助更加高速的進行產品輸出。

凌海更進一步指出,中國網遊還沒有能夠在世界市場形成產品優勢和品牌影響力,要想進入世界網遊產業頂尖行列,最根本還是在於文化的輸出。利用“中國特色”的網路遊戲產品出擊國際市場,將成為未來網遊行業發展的重點。

趨勢三,多平台——三網融合帶來跨平台機遇

在3G普及和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網遊與移動互聯平台、PC等多平台的相互融合,成為網遊企業布局的下一步重點。

凌海認為,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網際網路一定會移動化,設備終端也一定會多元化,所有的設備都可以滿足用戶娛樂的需求。“跨平台數碼娛樂內容的拓展已成為網遊業探尋的新方向。”

遊戲理念

凌海認為遊戲行業也應該學習電影業“認真”的精神,打造真正的遊戲精品。

凌海認為遊戲行業目前就類似於電影行業才初期的狀態。從深度來講有很大的空間,遊戲行業要對得起用戶的一個體驗,遊戲行業同電影行業都是體驗經濟,從廣度來講,遊戲不應再圍繞PVP這個核心下去,有很多的種類,有很多的點可以讓用戶在網際網路裡面體驗到遊戲的不同感受。

社交遊戲市場在今年繼續高速增長,市場規模繼續擴大。艾瑞報告稱,今年(2010年)全球社交遊戲規模將超過8億美元。而且,自去年年底至今,矽谷IT巨頭紛紛布局社交遊戲。傳統遊戲廠商藝電和媒體巨頭迪斯尼分別在去年11月和今年7月以4億美元和7.6億美元了收購Playfish和Playdom。Google今年不僅向社交遊戲開發商Zynga投資了超過1億美元,還相繼了收購Slide等數家社交遊戲開發商。

在被問及是否看好這個市場時,凌海表示,社交遊戲是遊戲產業的一個重要方向,盛大遊戲將通過收購、投資等多種方式進入社交遊戲市場。

凌海認為,社交遊戲擁有不同的用戶群體,除了滿足玩家娛樂化需求外,還能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目前國內傳統遊戲同質化嚴重,也會促使部分玩家轉移過去。 “傳統遊戲太雷同化了,用戶也會轉移到社交遊戲等其他類型遊戲上。”

經典演講

凌海演講 凌海演講

2010年10月23日,盛大遊戲總裁凌海在第八屆中國國際網路文化博覽會網遊峰會發言時表示:做遊戲要向電影學習,打造精益求精的遊戲大片。

以下為凌海在網遊峰會發言的全文:

各位尊敬的領導、先生們、女士們及各位媒體朋友們,早上好!今天很高興能跟大家一起來首先是網遊行業的公益聯盟我們正式成立,我們是發自內心的呼喚著有這么一個聯盟的產生,讓我們能夠多為社會,多為行業做一些事情。

那么今天這個話題呢,組委會給到我呢,說實在,這個壓力很大。網遊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這一個題目說實在,我們來談呢,真的是有點妄自菲薄,但的確有一些我們公司的一些感想,談不上是未來網遊發展趨勢吧,也就是說未來我們站在盛大的這個角度,站在網遊行業的一個局部來看整個未來,我們有幾點感 想,我到此跟各位一起報告一下。

正如剛才主持人說的,網遊行業經歷了十年的飛速發展,它的成長率我記得在七八年前,我很高興的跟很多朋友分享,說我們年增長是百分之百的,那么到了09年的時候速度開始放慢,到了今年的時候,說實在,已經開始了有很大的阻礙。這個現象我們一點都不吃驚,我們已經經歷過,整個行業經歷過這么一個時期,我記得五年前,五年前盛大網路剛上市不久,當時也經歷了這么一個時刻,雖然說還是在掙扎,但是我們明顯發現用戶線上時長的變短,先用戶的增加變緩,這么一個趨勢,導致我們公司採取了一個很大的,當時行業上也是討論比較多的一個模式的變革,就是由收費模式轉向一個免費的模式。

那么免費模式到了今天,又是一個五年,我不知道這個五年是巧合,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但的確從種種財務數據表明,從整個行業同行,不但是盛大一家的財務數據表明,我們的增長不但變化,而且開始有一定的下降。那么這是一個巨大行業的壓力,這個壓力並不是來源於整個網際網路的用戶不增長,我們飯鍋頭去看,整個網際網路用戶跟五年前一樣,還在飛速的增長,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急劇的增長,今天看到騰訊微博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典範。我也做過我們用戶的調研,的確有很多用戶花了很多的時間到了微博上面,微博上面帶來的樂趣,實際上一點不亞於我們現在網路遊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而花費和知識的獲得說實在的,也是非常地不錯,花費很低,知識的獲得和互動感非常地強。

那么產業究竟出現了一個什麼樣的問題,促使盛大必須認真地去反思。我們覺得這些問題是來自於我們行業內的從業者。那么在五年,十年過程中,我們仔細地去看主一看,整個行業數90%上的遊戲都是圍繞著一個單點PVP去發展的,那么這一個PVP,就是說我跟我的朋友再好,我們也是要PK一下,來決鬥一下,儘管可能是友情的,但他裡面的地位,在虛擬社會中的地位PVP是永恆不變的一個宗旨,這個一直駕馭著我們網遊的核心的十年,那么未來的核心十年是不是還在PVP?是不是未來網遊哪怕五年,是不是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去變一變?那么基於很多數據的表明,我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主要是在三點上:

第一點,我認為未來五年,我都談不上十年,多類型、更深的深度無疑是產業的一個方向。我在業界走的比較多,當然我在公司的管理更多,我昨天又去了延慶,昨天在網博會的中間抽了一個空,因為我們投資了一部電影,《龍門遁甲》,請了李連杰、周迅等等,那么盛大一直在整個產業鏈上一直橫向發展,相信在座各位朋友都知道,那么我們投資了它一個電影。我去現場去探班,說實在,我是有80%的好奇,20%的工作,我是去看看。那么作為一個跟我們遊戲行業非常相似的電影行業,他們在現場是如何工作的?有想像不一樣的,但是也有想像非常讓我震驚的,我覺得我們的產業需要有這樣的一個精神。徐克導演是片子的總導演,我去現場,有五六個場景,在一個場景待了兩個小時,兩個小時,李連杰,也就是壹基金的主席,去拍一個鏡頭,還沒拍完,我是凍的人都快癱掉了,他穿著不多的衣服,一走去,就一個台詞,就說“來吧,有種我們去比比”,就這么一個台詞,徐克他想像的不一樣,延慶很冷,他們躲在一個有空調的大巴裡面,看著攝象頭,兩個小時這個鏡頭一直拍。

那么這一個我們大家都聽說過,一個鏡頭重複拍,但我反過頭去看他的裡面,為什麼要重複拍,我發現了徐克導演的桌下有這么一個場景有這么厚的文案,我問我們在座的同行,我們也問問我們自己,我們在做遊戲副本的時候,有沒有這么厚的文案,徐克拍的一個動作片,光一個場景,我相信最後電影裡面也不過是二十幾秒,不是很長的一個鏡頭,那么我們在遊戲裡面的一個策劃有沒有這么厚?我知道有很多的項目來找我們的時候,整個加起來也就二十幾頁的一個立項書,說我想做這個遊戲,它的核心玩法怎么怎么樣,他就來了,恰巧這種方案在很多公司還認同,當然包括我們以前也認同過。那么作為非常相近的一個行業,電影行業和遊戲行業,我認為我們行業就處在電影行業的一九一幾年那個時候。所以說從深度來講有很大的空間,我們要對得起用戶的一個體驗,都是體驗經濟,從廣度來講,我們不要再圍繞PVP這個核心下去,有很多的種類,有很多的點可以讓我們用戶區在網際網路裡面體驗到它不同的感受。

我記得去年也是在網博會上,我跟各位一起分享過三個創新,其中一個創新我提到了高曉松的一個製作人制的一個體系,我說實在的,我們是前年開始做製作人這個體系的深挖,我們很早有體制人體系,但製作人體系一直不是很深化,那么深挖的這么一年多時候,我發現製作人體系非常管用,我就是完全照搬,稍微有改動的學習了好萊塢的製作體系,他的責權利這一方面。今天我看了徐克導演一個場景,兩個小時在零上五度左右,但是風很大的延慶,我走的時候,這個場景還沒有拍完,李連杰同志站在那裡反覆的走兩個小時,我站在那裡,我可能比李連杰年輕,我已經感覺到已經開麻木了,這種認真的精神,所以說徐克出來的必將是精品,他是中國武俠類,江湖類的大師級人物。他告訴我這個片子的精髓是什麼?他告訴我兩個字,江湖,這讓我感受很深刻。那么什麼叫演繹這個江湖?他講了十幾條理論,那么我們《傳奇》也是江湖片,我雖然不是製作人,但是我講不出十幾條,但我們《傳奇》的收入遠遠高於十幾個,甚至上百倍一個《龍門客棧》的收入,那么我們從業者是不是在廣度方面,在多類型方面,是不是該做更多的工作?

所以我們今天也授意了一款遊戲,叫《龍之谷(專區論壇)》,它是做的非常優秀的一款產品,《龍之谷》為什麼成為優秀?我當時有這個感覺,它是一個動作的打鬥大作,我就終於明白了,《龍之谷》當時我們收購了這個團隊,我們由於發現這個產品不錯,它也是18的產品,在三年前他來找我們的陳天橋,說要投資,當時我們投資了它,並沒有收購,這次我去韓國收購它的時候,發現他一套動作是要半個月時間做出來,而這一套動作可以讓用戶打連招打到五千多,大家都玩過PS類型的遊戲,一個連招能打到五千多,他該怎么樣設計?我昨天晚上馬上打電話,叫韓國部去問了一下,他果真設計這個產品的動作,一套動作為什麼要花兩周,我當時聽了感覺到很不錯,並沒有深想,結果他們是在AI上面,並不是在動作的適配上面做了兩周,這樣才能讓用戶打到五千多招,這是什麼概念?玩遊戲的人都知道,連擊五千多,而且用戶還很高興,還叫很多朋友幫他一起創造七千多,八千多的連擊,這就是對一個遊戲這個深化,讓用戶有更多體驗的一個方向。

時間關係,我們這個話題不展開了,所以說網遊的深度和廣度,不同遊戲類型的體驗,肯定是未來我們要做的一個方向。那么我覺得在我們的AI、文案策劃、美工等方面,都有很多深化的地方。同時我也希望各位在遊戲的從業者中,在座各位媒體也好,朋友也好,多提一些指導性的意見,讓我們能夠更快速的發展。

那么在深化裡面,我們比較關注動作類網遊,同時也關注FPS的這個網路遊戲,更關注社交類的網路遊戲,社交類網路遊戲本來說實在,一個網路遊戲就是一個社會,它就是一個社交類型的,但跟我們大家理解的社交類網路遊戲是類似於開心網很多社交類遊戲一樣的,我們從廣義講都是一個社交遊戲,但是從狹義來講,我們從縱客戶端,這肯定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方向,而盛大也會做投入和努力。

第二個是多區域,第一個方向是說深度和廣度。那么在座各位很多同行都一直在國外開拓自己的市場,我看到我的朋友石海非常地累,他請一批海外的朋友在上海的一個聚會上面,為了跪求一單。那么我們盛大也在做同樣的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發現,還有更好的方法,在未來由單點的KASS BY KASS的輸入,變成平台化的輸入。我們國內的社區現在也在努力的開放,我不知道未來會開放成什麼樣,但是FACE BOOK是非常開放的,你做一個遊戲平台,往FACE BOOK上面一放,你等著收錢,FACE BOOK意味著有多大的海外用戶群體?已經不是以往的格局,我們要找一些本地的運營商,本地的運營商的價值,在海外我們拓展過程中,已經變得我覺得可以放在第二位。有更多的強勁的平台,而這些平台上面,不單可以讓我們產品在上面延伸、發展,並且它可以取得很多的數據,如果你跟FACE BOOK,跟這些相關的公司簽一些協定,他還有大量的數據供你分析,比國內開放很多。

以此為原形,FACE BOOK盛大可能去談,不一定能談得攏,但是我們談了一個大家業界也知道的,一個小遊戲平台,它上面聚集的用戶數雖然沒有FACE BOOK那么強大,但它是遊戲用戶聚集,是全球業界數一數二的,那么這樣平台的借鑑,讓我們極大的迅速的開拓了,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的海外之路,我相信這一點也能讓我們中國的文化有更快速的途徑能夠通向海外。我們的星辰變,一下效益很好,國外對中國的元素,因為星辰變這個產品本身就是一個水墨風格的一個典型的中國元素的大作,那么放在上面,用戶大部分的評價就說這個水墨元素讓我陶醉,我剛開始還說這個玩意兒出去行不行,我很擔心客戶端的展現力度不夠,沒想到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期待和用戶的體驗。所以我說文化走出去,又有了新的之路,我們原來一單抬一單,一個做一個,有大量的售前,售後,支撐體系,我們完全可以藉助海外的平台,迅速的輸出,這一點對中國文化產業輸出是一個福音,也是我們網遊產業未來一個很重要的方向。這是我要跟各位報告的第二點。

第三點,多平台。第一個是多內容的形式,多內容的深度,第二個是多區域,網遊產品本身的區域化不是很濃,中國的用戶有時候想體驗一下非洲風情的遊戲,這都是類型的一種嚮往,他本身的國際性不是很強。

最後要跟各位報告的是多平台,三網融合帶來跨平台的機遇,非常豐富展現在我們網遊行業從業者的面前,在前天的開幕式上,我們的CEO明顯的說出了我們投入重金,也投入各種各樣的配套,向移動網際網路的套用中迅速邁進。這一點,我在我們公司的年會上面我做了一個調研,在國慶以後我也收到大量的簡訊,不知道在座各位朋友有沒有發現,很多朋友的手機換號了,換的都是186,聯通的,我不知道在座各位的感覺是不是一樣,但我的感覺非常明顯,換號了。一個人用了移動的,或者以前的手機號十幾年的,突然告訴我換號了,他號也不怎么好,也不是什麼8888,為什麼換號?我無疑可以想到,他是用的I Phone4,他是用的I Phone新的解決方案。剛才我看到我旁邊的王教授,按我的理解,他可能是一個非常令人尊重的學究,但我坐在他旁邊一看,他用手機上網在看新聞,剛才有什麼事的時候,他馬上拿出來查詢一下,而且的硬體廠商都在用重金,上千億的市場砸向我們的用戶的時候,我們面臨著一個巨大的空間。

前一陣我一個同事的太太要生孩子,他跟我說,他可能要回去多照顧一下,我說你不但要多照顧,我知道他太太是一個技術工,我說你回去在家幫我做一個事,大半年前,我說她在家沒事,蒐集一下一下中國的菜譜,做什麼呢?你去做一個在I Phone上面做一個中國菜譜的一個套用,如果在座各位有手機的話,可以看到它現在套用排名在前二十名,就一個女孩子,懷孕在家,是不是,編那么一段程式,利用了國外的一個開放的平台,她把中國菜譜的文化輸出排到了前二十名,當然她本身是免費的,現在她開始收費了,我不知道盈利狀況怎么樣,但她只花了那么一點時間,在的菜譜上面,我相信可能沒什麼著作權,這一種強大平台到來的時候,這種需求強大產生的時候,真的很管用,我是沒下,但是我想我太太可能會下,拿來一看,宮保雞丁怎么做。更別說遊戲,那么我們的未來在移動網際網路上面,在不同的平台上面,有了更大的空間,所以我相信網路遊戲未來會更精彩,會更豐富,但我們的從業者在努力的方面,我們應該認清楚自己更適合哪一條路,努力的去走。

那么我在多平台這個上面,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覺得應該遵循輕、快、通這三個原則。

第一個是輕度,我們的從業人員很喜歡做重套用,重客戶端,重美工,重深度,重黏性度,但這個上面一定要輕度。

第二快,更新要特別快。我當時給我那個同事的太太,我提出的第一個就是要更新快,她現在基本上每天更新十個菜譜,用戶在移動上面的這個需求套用的要求更快。

第三個通,PC端和移動客戶端的,乃至於未來三網融合TV顯示器端的,三個的後台數據一定要通,特別是關係變化上的通。在這裡由於時間關係,我跟各位分享有關未來可能三到五年,未必是十年,網遊行業,盛大我們未來可能會走的三個方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