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銅

冰銅

冰銅也叫銅鋶,主要由硫化銅和硫化鐵互相熔解而成的,它的含銅率在20%~70%之間,含硫率在15%~25%之間。冰銅較重,沉於下層,可以從冶金爐(熔煉爐)的排銅口流出來,熔煉渣則從上部渣層排渣口排出。冰銅主要作為吹煉爐生產粗銅的原料使用。當轉爐爐口火焰暗紅,爐內熔體黏稠,爐渣不易分離,嚴重時石英熔劑被渣夾雜,局部有凝結現象,表明爐內過冷。此時,火焰發紫,風口釺前暗紅,渣發黏,熔池表面有游離石英呈棉絮狀,噴出時,渣呈團狀。

具體介紹

商品歸類編碼為:7401 0000,是煉銅的原料,其外觀呈黑色、棕色小顆粒或塊狀,規格為30mmX45mm,主要成份:銅:11-15%、鐵0.1-4%、鋅6-8%、鉛2-4%、砷0.002-0.01%、硫1.5-5%。

加工方法

它的加工方法:是將粉狀或顆粒狀銅原料(銅精礦)與石英沙(石)混合後,加入熔煉爐進行熔煉,在1084-1300`C的高溫下,石英與銅礦中鐵、鉬、鎂、鈣、矽等結合,形成爐渣,其餘剩下的即為冰銅,以達到銅渣分離、銅含量提高之目的。

冰銅主要作為吹煉爐生產粗銅的原料使用。

轉爐吹煉冰銅過程的故障及處理方法

(1)爐子過冷

當轉爐爐口火焰暗紅,爐內熔體黏稠,爐渣不易分離,嚴重時石英熔劑被渣夾雜,局部有凝結現象,表明爐內過冷。原因是第一階段加入冷料或石英熔劑過多,或停風時間較長,鼓風量不足。此時可加入熱冰銅,加強鼓風提溫,一般很快好轉;如情況嚴重,迅速把爐內熔體全部倒出,重新加入冰銅吹煉。

(2)爐子過熱

當轉爐爐口冒出的火焰白亮,爐壁砌磚明顯暴露,磚縫呈明顯的溝狀,表明爐內過熱。原因是單位時間鼓風量太大,或熔劑、冷料加入不及時和量不足。吹煉低品位冰銅時,第一階段易過熱,此時可迅速向爐內加入一批冷料和適量的冰銅及熔劑,可很快好轉。

(3)熔體噴出

吹煉過程中,有時熔體猛烈地噴出爐外,其主要原因如下。

1.第一階段石英熔劑加入量過多。此時,火焰發紫,風口釺前暗紅,渣發黏,熔池表面有游離石英呈棉絮狀,噴出時,渣呈團狀。處理方法是加入熱冰銅吹煉造渣。

2.第一階段石英熔劑加入量不足。其現象是火焰似篩爐火焰呈天藍色,操作困難,溫度高,渣發黏,嚴重時有大量磁鐵生成,風口釺帶刺。處理方法即加入足夠量石英。

3.篩爐石英過多。此時火焰由紫變紅,爐後釺子黏成粗棒,甚至出現游離石英,嚴重時在篩爐30~40min後大量噴出。

4.渣過吹。原因是放渣不及時,其現象是放渣時渣流動性不好,倒入渣包易黏結,渣殼較厚。過吹渣冷卻後呈灰白色,正常渣噴出時呈圓而空的顆粒狀,過吹渣呈片狀,同時噴出比較頻繁。處理方法即緩慢加入熱冰銅,適當縮短吹煉時間。

(4)銅過吹

第二階段的終點判斷不準確,沒有及時出銅而過吹。此時會產生大量不易分離的稀渣,根據分析結果,稀渣主要是銅的氧化物和鐵酸鹽,爐後釺子從前端開始出現暗紅色直至發黑,其平面不平整,取樣水冷後發灰黑,組織疏鬆。處理方法即緩慢倒入一定數量熱冰銅還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