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芒狸

冬芒狸

冬芒狸,也稱中華竹豬。屬哺乳綱,齧齒目,竹鼠科,是我國最珍貴的野生動物,集營養、藥用與皮毛用於一身。

經濟價值

冬芒狸 冬芒狸

冬芒狸肉質肉膩精瘦,低脂肪高蛋白,富含鈣、磷、維生素K和維生素B及各種胺基酸,和冬芒狸烹製成的紅燒狸肉和清蒸狸肉是星級大餐館的招牌菜看。冬芒狸供藥用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冬芒狸肉味甘、微溫、無毒,補中益氣,滋陰壯陽,固本生津,消腫毒。治小兒破傷風,膽汁滴耳治聾。”現代研究結果表明:冬芒狸的生化藥用製劑對肝病、癌病心臟病、高血壓、免疫缺陷症的治療有良好的效果。三是皮毛用。毛皮能加工裘皮大衣和高檔皮鞋,而且市場又暢銷。因此,馴養冬芒狸經濟效益顯著,是致富之路。

生活習性

冬芒狸以青草、竹、竹筍、竹葉、節芒鮮根莖為主食,穴居於地下。全身被毛黑褐色,根細小,內陷,頭額圓形,向前微突。體重最大者可達3.5~4千克。其生活有“七大”特點:一是白天少食多睡,夜間吃食旺盛;二是喜陰暗、涼爽、乾燥、潔淨地方生活;三是耐低溫、不耐高溫,尤其怕陽光直射,當陽光直射環境溫度過高時,冬芒狸就少吃,腹部朝上而睡,表現非常騷動不安,有的在半小時內死亡。在溫度過低時,頭腹緊縮,爬動不安,發出“哇、哇、哇……”的鳴叫聲;四是在受到人為刺激時,有時發出:“咯,咯……”的磨牙聲,或“呼,呼……”的叫聲;五是母狸護仔性強,常把仔藏於腹下,能自動哺乳;六是無飲水習性。多從飼料中攝入,但夏季也要供水,補充飼料中之不足;七是有互相殘殺和殘殺外侵之敵的習性。當公狸進入帶幼仔母舍時,將幼仔咬死後,才與母狸同居。對外侵入的家鼠、雛雞、鴨及鵪鶉等慣於殘殺,甚而致死。

繁殖

冬芒狸一般四季均可繁殖。母狸每年可繁殖3~4胎,每胎6~8隻。從仔狸出生到2~3月齡性成熟,4個月齡可配種。母狸在繁殖季節可出現2~4個發情周期,平均每隔15~17天,少數多達20~30天,每次發情持續時間1~3天。母狸發情表現,接近公狸,興奮地周旋,不時發出“咕,…咕…”的叫聲,一般公狸聽聲及時趕到,並爬跨交配。母狸妊娠期為45天。產仔一般需要2~4小時,先出頭部,隨後仔狸落地,多數胎產6隻左右,少數8隻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