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絲核菌果腐病

冬瓜絲核菌果腐病

冬瓜絲核菌果腐病,幼瓜、成瓜均可發病,初在與地面接觸的部位產生黃褐色病變、後病部凹陷形成大小不等不規則的病斑;成熟果實染病,形成大片的水漬狀腐朽區域,後變褐乾裂,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菌絲。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本病。病菌除為害冬瓜、節瓜外,還可侵染黃瓜、玉米、豆類、白菜、油菜、甘藍等。

冬瓜絲核菌果腐病主要特徵:

幼瓜、成瓜均可發病,初在與地面接觸的部位產生黃褐色病變、後病部凹陷形成大小不等不規則的病斑;成熟果實染病,形成大片的水漬狀腐朽區域,後變褐乾裂,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菌絲。

冬瓜絲核菌果腐病發病條件:

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絲能直接侵入寄主,通過水流,農具傳播。病菌發育適溫24℃,最高40~42℃,最低13~15℃,適宜 pH3~9.5。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本病。病菌除為害冬瓜、節瓜外,還可侵染黃瓜、玉米、豆類、白菜、油菜、甘藍等。

冬瓜絲核菌果腐病防治方法:

(1)加強苗床管理,科學放風,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條件出現。
(2)苗期噴灑植寶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可增強抗病力。
(3)用種子重量 0.2%的40%拌種雙拌種。
(4)苗床或育苗盤藥土處理。可單用40%拌種雙粉劑,也可用40%拌種靈與福美雙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藥8克。藥土處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單發區,單用拌種靈防效不高,須混入等量福美雙方可奏效。也可採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後每隔30厘米把2~4毫升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處,邊施邊蓋土,全部施完後用地膜把畦蓋起來,12~15天后播種定植。
(5)發病初期噴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5%井岡黴素水劑1500倍液、10%立枯靈水懸劑3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每平方米2~3升。猝倒病、立枯病混合發生時,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淋,每平方米2~3升,隔7~10天1次,連續噴灑2~3次。也可試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雲大-120(蕓薹素內酯)3000倍液。
(6)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進行生物防治。吳氏豬糞堆肥培養拮抗菌做土壤、種子及繁殖織織處理,可防治立枯病。
(7)靠近地面的果實,易發生絲核菌果腐病,最好用草繩做成圓圈把瓜墊起,也可噴灑上述殺菌劑進行防治。此外還可選用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45%土菌消水劑450倍液、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8)採用種子包衣。採用種衣劑9—2號,對種子包衣技術是以種子為載體,將高效內吸殺菌劑、殺蟲劑及微量元素、激素等藉助成膜劑包衣種子表面,迅速固化成不易脫落的藥膜,種子播種後吸水發芽、出苗、生長、種衣劑上的有效成份逐漸被根吸收傳導到植株各部,對地上、下的病菌、害蟲、老鼠均有防治作用。黃瓜種衣劑9—2號對蔬菜瓜類均有效。使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5%(有效成分量)折算成商品量為0.5×100/20=2.5克≈2.5(ml)即2.5ml可拌100克種子。商品有效濃度為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