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醫院

冀南醫院的前身、是河北省邢台市威縣抗日政府所屬的宏濟醫院。它是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和成長、壯大,具有光榮革命史和戰時特點的醫院。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1938年,八路軍東進縱隊到達了威縣七級一帶,幫助地方黨建立了各種抗日組織。在此基礎上,於五月五日,威縣抗日政府在七級鎮正式成立。隨著形勢的發展,縣抗日政府決定辦一所為抗日服務的縣級醫院。經過一個階段的積極籌備,在縣長范若軒的支持下,由其族兄范立軒和民主人士董良卿主辦,吸收了當地一部分名醫組成了縣醫院,並命名為威縣宏濟醫院。縣抗日政府任命范立軒為該院院長。宏濟醫院從建院開始,在冀南區黨委提出的“抗日高於一切、一切服從抗日”的總方針下,就以“服務於戰爭需要、服務於民眾需要”的原則,作為自己的建院路線。

1940年2月,我冀南八路軍奉命討伐搞摩擦的頑軍石友三部。戰役之後,傷員激增,當時冀南軍區衛生部所屬的第一和第二兩個衛生所無法承擔巨大的傷員醫療任務。在此情況下,冀南區黨委決定:將威縣抗日政府所屬的宏濟醫院由冀南行署予以接管。劃歸軍區衛生部領導,以分擔治療傷員的艱巨任務。從此,宏濟醫院脫離f威縣而屬於冀南軍區。

在宏濟醫院劃歸冀南軍區之後,鑒於當時醫療任務大、醫務人員少的形勢,軍區決定擴大宏濟醫院的建制,於是以冀南行署主任楊秀峰同志的名義,從當時的行署所在地區四專署所轄的威縣、南宮、廣宗等十餘縣中,選聘了一批在鄉名醫到宏濟醫院工作。同時,又把分散在各抗日戰線精通醫務工作的同志進行歸隊,從而使宏濟醫院在組織規模上和醫療力量上空前壯大了起來。

當時冀南行署臨時駐地在威縣北部的蘇莊,宏濟醫院的臨時院址則在鄰近蘇莊的廣宗邊緣件只鎮,在那裡接收第一批傷員對象是配合冀南部隊討石的冀中部隊21團和22團的傷員戰士。在件只住了一個時期,由於目標太大,又轉移到威縣的草樓村和鄰界的廣宗縣杜揚莊沙丘林帶中的村莊。在冀中傷員離院後,又換接了冀南部隊的青縱三團和七七一團的傷員。

1940年,醫院在完成了傷員救治任務之後,區黨委根據當時軍事形勢的變化,又決定交宏濟醫院行政上歸冀南行署領導,業務上接受軍區衛生部領導。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冀南區黨委、冀南行署以及行署級的工、農、青、婦、文各救亡團休,以及黨校幹部和駐在當地的縣區村幹部的醫療作務,這些任務一律免費(包括住院)。

1941年日本帝國主義者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根據國際上反法西斯戰爭形勢,加強了對抗日根據地的全面控制,採取了“囚籠”政策,到處修公路、挖界溝、安據點、實行軍事分割封鎖.並頻繁地瘋狂掃蕩,根據地的環境逐漸殘酷起來。據此,醫院在區黨委和行署領導下,針鋒相對,採取了化整為零,分組隱蔽括動,根據敵情適時轉移,有時隨行署活動。這一期間,大部活動在四專署的威縣、廣宗、清江、企之、曲周、邱縣,六專署的清河、武城等縣。到1944年下半年,醫院伴隨著軍事的勝利,渡過了難關,院址逐漸地穩定下來。

1945年6月,威縣、南宮、清河、邱縣已相繼解放,冀南醫院遂之遷人威縣城內北街路東(現在百貨門市部)。由於敵機連續在縣城上空盤鏇,為了傷員的安全,醫院遂又遷移到威縣城北12華里處的北台吉村。日本投降後冀南宏濟醫遂改名為冀南人民醫院。1947年冀南人民醫院由北台吉又遷移到鄰近的趙莊教堂。此時,解放戰爭節節勝利,解放軍以勢如破竹之勢向南推進,威縣地處前線後方,冀南首腦機關均在威縣,冀南總兵站也在城內,因此,前線的傷病員源源運來威縣。當時冀南軍區的兩個衛生所傷員爆滿,而冀南醫院的醫療設備和醫療能力已遠遠不能適應這種形勢,迫切需要擴大規模和加強技術力量。據此,行署果取了三項措施:第一、調整組織加強領導:任命原副院長郝保康任院長(冀縣人)、段仲魯任副院長(威縣王村人),副院長後又配備了馬光軒,吳肇春任醫務主任,院內設內科、外科、五官科、中醫科、婦產科,總務等科,每科5-8人。吳肇春兼內科主任,劉星格任外科主任、杜奎元任婦科主任,任榮殿任五官科主任,李主治醫任中醫科主任,李某任總務科主任。第二、從濟南調來一批醫務骨幹,又從教堂醫院聘請了一批醫務力量,全院已達70餘人。其中醫護人員即達50餘人。總之,當時的冀南醫院已是人才濟濟,在冀南區廣大民眾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第三,在改變醫院條件上、病床增加到一百多張,聯合國救濟總署還贈送給醫院一部X光機和顯微鏡以及消毒用具,這部X光機在當時全冀南來說是絕無僅有的。為了培養大批醫藥衛生力量以適應解放戰爭迅猛發展形勢的需要,在醫院附屬下建立了一個護士訓練班,軍區衛生部也相應的建立了醫士和藥理兩個班,醫院遂成了這三個專業班邊學習邊實踐的陣地。

在藥品來源上,從1938年宏濟醫院建院起到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藥品來源絕大部分是通過各種渠道從敵占區大城市採購的。但從1945年日本投降後到1946年的兩年中,由於聯合國救濟總署的藥品支援,藥品供應的緊張情況得以暫時緩和。其他時間,由於需要量大,加上來之不易,藥品一直處於極端困難狀態。有時連消毒的藥水也不能保證供應,不得不用鹽水來代替。據當時在該院工作的劉風田同志回憶:“藥品經常短缺,如醫治腸胃炎的磺安片,這本來是很普通的藥品,可在當時經常奇缺,必須控制使用,有時需要經過幾道批准手續才能開處方。”因此,在醫療實踐中,必須嚴格執行節約用藥和以土代洋的原則,強調使用民間土方和秘方。

在人員的經濟待遇上:在經歷1l年的革命戰爭中,冀南醫院的全體人員和冀南區的各條戰線一樣,實行戰時供給制。即:每人每月津貼(工資)小米6市斤,按行署每月公布的市價折合成冀鈔(即冀南銀行發行的幣鈔)發給本人。再就是每人每年單衣兩套,二年棉衣一套。

在津貼待遇上,一般一律執上述規定,但對高級知識分子吳大夫則例外,他的每月津貼則是小米一千斤,這在當時來說是唯一的‘高薪’了。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這位吳大夫經歷和貢獻。他的名字叫吳三元,號肇春,故城縣人。幼年學醫於教會醫院,1905年先入通縣協合大學醫預科學習,第二年考入協合醫學校,是該校第一期畢業生。因成績優異,獲克充醫學博士,人們習慣稱他為吳博士。他有著數十年的臨床經驗,內科外科眼科都擅長。他醫道高明,醫德高尚,有許多疑難病症,一經吳大夫診治就藥到病除。因此民眾稱他為“神醫”。他的醫學理論造詣很深,從1947年他到冀南醫院後,不僅帶動了全院各科水平的空前提高,而且改變了對傷病員的生活管理和生活習慣,是技術權威,因此,他無論在院內或院外廣大幹部民眾中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就是這樣一位高級知識分子,黨給一些優厚待遇,是執行知識分子政策的具體體現。在民眾中沒有異議。

總之,戰時供給制,體現了官兵一致的原則,當時待遇雖然徽薄,但大家在“一切為了戰爭的勝利、一切為了解放事業”的大目標下,在漫長的歲月里,不怕艱苦、不怕犧牲、表現了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並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革命熱情,完成了各個時期黨交給的各種醫療任務,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建樹了豐功偉績,在冀南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1948年底淮海戰役開始後,前線上的傷員源源送回後方,進一步加重了冀南醫院的醫療任務,當時趙莊醫院的設備能力已遠遠不能適應。於是,不得不於1949年下半年遷往一專署所轄的臨清市,選定了能容納八百床位的原教堂所屬的濟美醫院作為院址(現在的聊城地區二院),1949年10月,原冀南、冀中、冀東三地區合併為河北省、冀南首腦機關遷往保定.臨清市劃歸山東省。至此,冀南醫院亦隨之隸屬於山東省,而開始了新的征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