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符號

公差符號

公差等級分為IT01、IT0、IT1、…、IT18共20級,等級依次降低,公差值依次增大。IT表示國際公差。公差等級或公差數值選擇的基本原則是:應使機器零件製造成本和使用價值的綜合經濟效果最好,一般配合尺寸用IT5~IT13,特別精密零件的配合用IT2~IT5,非配合尺寸用IT12~IT18,原材料配合用IT8~IT14。

基本信息

簡介

公差符號公差符號
幾何參數的公差有尺寸公差形狀公差位置公差等。
①尺寸公差。指允許尺寸的變動量,等於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代數差的絕對值。
②形狀公差。指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6個項目。
③位置公差。指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它限制零件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點、線、面之間的相互位置關係,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圓跳動和全跳動8個項目。公差表示了零件的製造精度要求,反映了其加工難易程度。

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簡稱公差,是指最大極限尺寸減最小極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減下偏差之差。它是容許尺寸的變動量。尺寸公差是一個沒有符號的絕對值

形狀公差

公差符號公差符號
GB/T1182-1996《標準名稱:形狀和位置公差通則、定義、符號和圖樣表示法》
簡介:本標準規定了工件需要的所有形狀和位置公差(簡稱形位公差)的定義、提出了形位公差的基本要求、符號、標註和在圖樣中的表示方法。本標準適用於一切工業製品從功能出發的形狀和位置公差要求。
形狀公差——是指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量。
形狀公差帶——是限制單一實際被測要素變動的區域,零件實際要素在該區域內為合格。反之為不合格。
被測要素:為直線、平面、圓和圓柱面。
形狀公差帶的特點:不涉及基準,它的方向和位置均是浮動的,只能控制被測要素形狀誤差的大小
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
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
形狀公差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
直線度符號為一短橫線(-),是限制實際直線對理想直線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針對直線發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平面度符號為一平行四邊形,是限制實際平面對理想平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針對平面發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圓度符號為一圓(○),是限制實際圓對理想圓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具有圓柱面(包括圓錐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與軸線垂直的面)內的圓形輪廓要求。
圓柱度符號為兩斜線中間夾一圓(/○/),是限制實際圓柱面對理想圓柱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控制了圓柱體橫截面和軸截面內的各項形狀誤差,如圓度、素線直線度、軸線直線度等。圓柱度是圓柱體各項形狀誤差的綜合指標。
線輪廓度符號為一上凸的曲線(⌒),是限制實際曲線對理想曲線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非圓曲線的形狀精度要求。
面輪廓度符號是用一短線將線輪廓度的符號下面封閉,是限制實際曲面對理想曲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曲面的形狀精度要求。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位置公差是限制被測要素對基準要素所要求的幾何關係上的錯誤。
根據兩者幾何關係不同,位置公差又分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動公差
1定向公差:定向公差是關聯實際要素對基準在方向上允許的變動全量。
2定位公差:定位公差是關聯實際要素在位置上允許的變動全量。
3跳動公差:跳動公差是關聯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鏇轉一周或若干次鏇轉時所允許的最大跳動量。
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簡稱為形位公差

現行國家標準

GB/T1182—1996《形狀和位置公差通則、定義、符號和圖樣表示法》。
GB/T1184—1996《形狀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4249—1996《公差原則》。
GB/T16671—1996《形狀和位置公差最大實體要求、最小實體要求和可逆要求》。
GB13319—1991《形狀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