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宏

公孫弘(公元前200年—前121年),淄川薛(今山東滕縣南)人。早年為獄吏,有罪免職,以牧豕為生。四十餘歲始學《春秋》雜說。公孫弘為人忌刻,外寬內深,睚眥必報,殺主父偃,徙董仲舒,都是他的主意。但他生活節儉,雖位居三公,俸祿豐厚,蓋的依然是布被,吃的也是普通飯菜,俸祿都用來供養故人賓客。淮南王、衡山王謀反後,么孫弘自以奉職不稱,上書歸侯辭職,武帝不許,任丞相四年,元狩二年卒。

基本信息

人物名稱

公孫宏

人物簡介

[約公元前一九九年至前一二0年](亦作弘)字季,(古文苑作字次卿)齊菑川薛人,生於漢高帝八年,卒於武帝元狩三年,年八十歲(歷代名人年譜、三續疑年錄均作生於高祖七年,卒於元狩二年。茲據史記及漢書本傳,被征時年六十推算)宏少年時,做過薛的獄吏,因罪免官、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孝養後母。武帝初即位,(約公元前一四0年)詔征賢良文學之士,那時宏年已六十歲,以賢良徵,為博士。奉使匈奴,還報不稱意,乃移病免歸。元光五年(前一三0年)復被征,因謝不獲,屢超遷至御史大夫。(前一二六年)元朔五年,(前一二四年)為丞相,封平津侯,終於們。宏為人恩怨無不報。殺主父偃,徙董仲舒,都是他的主意,然自奉儉約,雖居大官,卻服用布被,他的著作,多載《史記》及《漢書》,還有一篇答東方書,見藝文類聚。《漢書藝文志》有公孫弘十篇,今已亡,其目不詳,不知上述各篇是否在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