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的組織與實施

面試評分表是面試考官評定應試者面試成績的一種工具,它是在面試評價項目和評價指標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 應試者面試工作結束後,面試考官要對應試者進行綜合評分。 4、面試考場的要求面試考場的選擇和布置,對測評結果有一定影響。

一、面試的基本程式

面試 有很多方法,如面談法、答辯法、情景模擬法、無領導小組討論法、檔案筐作業等等。各種方法都有操作的基本程式,歸納起來,面試的程式一般包括五個步驟。

1、根據職位要求確定面試測評要素

面試前的首要工作是對擬任的崗位、職位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應該測評的幾項要素(內容)。

2、根據測評要素選擇面試方法

每種具體的面試方法,都有其自身特點和功能。要根據職位測評要素來選擇恰當的面試方法,力戒千篇一律、一個模式。如文字綜合職位的面試,可採用社會調查,提交調查報告的情景模擬方法;政法職位的面試,可利用審訊筆錄,案例分析的方法;政策法規制訂職位的面試可選擇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方法;信息處理職位可選擇上機操作的方法;外語翻譯職位可採用筆試口試、對話等方法;文秘職位可選擇“檔案筐作業”方法等等。每個職位根據測評要素內容的不同,可採用一種方法,也可採用幾種方法同時進行。

3、命制面試試題

由於面試方法不同,試題的形式也各有差異。有的是具體問題,有的是實施方案。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圍繞測評要素(內容),組織專家進行命題或提出方案。如寫調查報告,就要事先確定到哪裡去,調查什麼,寫什麼,以及相應的準備工作。又如無領導小組討論,就要組織命題人員對問題進行篩選提煉,編制討論題和評價標準。

4、選擇培訓面試考官

目前常見的有三種面試考官組織形式:一種是由人事部門負責組織,考官由人事部門幹部和有關專家組成;一種是由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聯合組成,考官由兩家分別按一定比例指派;另一種是用人部門自行組織,考官由本部門選派。無論採取哪種組織方式,考官都是主角。面試前必須對考官進行全員培訓,提高他們的操作水平。

5、根據面試方案具體組織實施

根據面試具體方案或實施意見,進行面試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面試考場、候考室、考務用品、通知考生面試時間、事先抽籤決定面試順序等等。這些工作完成之後,面試便可以正式開始了。

二、公務員面試的組織工作

1、確定面試對象

面試一般是在筆試之後進行,筆試合格者才有機會參加面試。筆試一般由主考機關統一組織,面試一般由具體用人部門組織。面試對象(即應試者)一般是擬錄用人數的兩倍或三倍,具體根據用人部門招考實際情況而定。面試對象確定後,要儘快通知本人,以讓其做好應試準備。

2、確定面試考官

在進行公務員面試時,用人單位一般會組建一個面試測評小組(或稱面試評審會)。面試測評小組一般由7~9人組成,其人員來源一般為:用人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用人單位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用人單位主管領導、面試測評方向的專家學者與用人單位專業相關的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在面試測評小組的人員構成上要考慮專業優勢互補,並注意人員的年齡結構,做到老、中、青相結合,以避免某一年齡層次人員太多而可能造成的偏差。

選擇面試測評人員(即面試考官)時要注意考慮以下條件:①黨性強,為人正派公道,能夠公平取人;②事業心強,工作認真負責;③精通業務,並在某一方面有較深的造詣;④熟悉用人部門的有關情況,熟悉用人部門擬補充崗位的工作性質、職責及任職條件;⑤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較高的綜合分析與綜合協調能力;⑥性格開朗、思維敏捷、視野開闊。

在一些國家,為了確保公務員面試的質量,實行面試考官的資格認證制度,使面試考官都具有較高素質。

3、培訓面試考官

面試考官的培訓工作由主考機關負責。培訓的內容包括: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特點;面試過程的把握與提高面試效果的手段;面試的提問技巧;面試的評分要素與評分標準;面試案例剖析、討論;面試情境模擬等。

4、安排面試場所

面試場所包括面試室、應試者候試室、考務辦公室等,它是面試構成的空間要素。面試場所要按照一定的條件來選擇和布置,具體要求如下:

(1)面試室、應試者候試室、考務辦公室之間,相互聯絡要便利,要設定相應的指示牌,使人容易找到。

(2)面試室要整潔、寬敞、明亮、通風、冷暖適宜,使面試工作人員和應試者都感到舒適。面試室內設立主考席、評審席、應試人席、工作人員席位與其他席位要基本呈面對面狀態並保持一定距離。

(3)應試者候試室最好放置一些本單位介紹材料,有關的報紙、雜誌及一些輕鬆有趣的讀物,以讓應試者輕鬆地度過等候時間,提高其面試效果。

(4)面試場所宜選在安靜、獨立、不易受外界干擾的地方。

5、確定面試評價標準

進行公務員面試,要測評哪些內容,各項內容的比重如何確定,對應試者的回答如何評分,都需要事先設計好。具體工作如下:

(1)確定公務員面試的評價項目

面試評價項目要以用人部門的專業特點和所需人員的資格條件為依據,要通過經驗和專門分析,把應具備的素質條件列舉出來,並進行合理取捨。國家統計局1990年的公務員面試,設計了以下評價項目:儀表形象;事業心;求實精神;知識面;專業能力經驗;思維判斷能力;說服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特長等。他們在設計這些評價項目時,是怎樣考慮的呢?統計部門工作條件比較清苦,工作崗位既平凡又重要,這就要求統計工作人員需要具備熱愛統計工作、事業心強的特點;同時統計工作具有數字性強、時效性強、真實性強的特點,這就要求統計工作人員具備勤奮、認真、求實的工作態度,要求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利用數據進行思維判斷、綜合推理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等。

(2)確定面試評價指標

面試評價項目在應試者身上以一定的特徵存在著,對這些項目作出評價,必須藉助於一些具體指標,比如我們要評價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用“是否有邏輯性、條理性”、“吐字是否清晰”、“語音語調狀況”等等具體要素來進行評價。有時為簡化起見,僅用“優、良、中、差”或“很好、較好、一般、較差、很差”等作為面試評價項目的通用評價指標。

(3)設計面試評分表

面試評分表是面試考官評定應試者面試成績的一種工具,它是在面試評價項目和評價指標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評分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應試者姓名、編號、性別、年齡、報考職位、評價項目、評分標準、評語欄、考官簽字欄等。

6、公務員面試的實施

實施公務員面試的一般程式和內容如下:

(1)召開面試考官會議。面試工作開始前,考官要開一次小會,檢查面試工作的準備情況,進一步明確面試方法、內容、要求,明確面試評分標準和方法,明確主考官與其他考官的職責分工與協調配合,檢查考務工作準備情況。

(2)考務人員引導應試者進入面試考場,應試者不得攜帶與面試有關的用品。

(3)主考官向應試者講解有關注意事項,時間一般控制在一分鐘以內。

(4)面試考官順序提問,每人一般提l~2個問題。當應試者沒聽清所提問題時,主考官可重複一次。考官提問時要用語準確,使應試者明白要回答什麼問題;提問最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難,逐步深入;主考官要控制好提問話題,把時間用在最重要的話題上;考官提問要使用規範、明確、易懂的語言。

(5)應試者回答考官的提問,各考官根據面試工作評價標準各自獨立打分,其他人不得加以引導或暗示。對每個應試者的面試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應試者面試工作結束後,面試考官要對應試者進行綜合評分。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在各考官所給分數基礎上,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後取其平均值。

(6)整個面試結束後,面試考官要及時整理面試的有關材料,如面試評分表、評語及其他需要的材料,報主考機關和人事部門,以便確定面試合格分數線和合格人選。

7、公布面試成績

公務員面試工作結束、面試成績確定後,主考機關和用人部門要在一定範圍內公布成績,並儘快通知本人。在公布公務員面試成績時,考慮到應試者的心理情況,可只寫考號不寫姓名。

三、面試的基本要求

1、對面試應試者的要求

一是面試應試者由政府人事部門向用人部門推薦。二是要按規定比例選定面試者,一般要求面試應試者是擬任職位錄用指標的3倍;三是要按應試者筆試成績排序,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選定面試者,應試者筆試成績合格方具備進入面試的基本條件。

2、確定面試測評要素的要求

面試測評要素的確定,是確定面試方法、編制面試試題、實施面試的前提,也叫面試前的工作分析。面試要測試哪些要素,要根據招考公務員的工作崗位、應試者的狀況、測評的可行性等來確定。例如,某省考縣級機關國家公務員確定的面試要素是:政策、理論水平,敬業求實精神,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儀表舉止。

3、面試考官的要求

面試考官應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主考機關要負責面試考官的業務培訓,使其掌握面試的內容、方法、要求、評分標準、面試技巧等。面試考官資格管理制度建立後,原則上只有經規定的程式取得面試考官資格的人員才能擔任面試考官。

4、面試考場的要求

面試考場的選擇和布置,對測評結果有一定影響。因此,應該按照面試實施的要求來設定考場。

5、制訂面試實施方案的要求

面試主管機關在組織面試前,要制訂面試實施方案,確保面試工作有組織、有計畫、按程式進行。“面試實施方案”的內容一般應包括:面試的組織領導;考官評審(小組)的組成和培訓;面試的方法、程式;面試試題的編制和印製方法;面試的時間、場所;有關面試的其他工作。

四、面試工作遵循的原則

搞好面試,除了有組織、制度和法規保證外,還要遵循以下原則:

1、面試考官小組組成的合理性原則

面試考官小組一般由7~9人組成,在年齡上,最好老中青結合;在專業上,應吸收有業務實踐、業務理論研究且面試技法方面經驗較豐富的權威人士。省級以上面試考官小組的組成一般由負責考錄工作的代表、用人單位的主管領導、業務代表和專家學者等組成為宜;市、縣級面試考官小組一般由組織、人事、用人部門,紀檢、監察部門,業務骨幹等組成為宜。

2、面試應試者機會均等原則

在面試中公平性和公正性顯得尤為重要。公平性體現在對應試者用“一把尺子”衡量,機會均等;公正性體現在考官評分要客觀、公平,克服主觀隨意性。

3、迴避原則

根據有關規定,凡與考生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員,面試時應予迴避。例如:面試考官或組織者與應試者中有夫妻關係、直系血親關係、夫妻雙方的近親屬關係、兒女姻親關係等,都應迴避。

4、監督原則

監督的目的是保證面試在平等競爭的條件下進行。對面試全過程實施監督,是順利完成面試工作的保證。一是組織監督,在面試中,請紀檢、監察、公證等部門參加;二是新聞輿論監督,新聞輿論部門的工作人員有權以適當方式了解和報導面試工作情況;三是應試者監督,應試者是最好的監督者,因其親身經歷了面試的全過程,對面試的組織程式、考官水平試題等情況有申訴控告權,主考部門應設立相應的機制(如舉報、意見箱等),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並根據有關規定和程式做出適當處理。

相關條目

公務員面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