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6年

雍熙三年(986)正月,宋太宗應雄州知州賀令圖等奏請決定北伐,以取燕薊故地。以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等出雄州(今河北雄縣),靜難軍節度使田重進等出飛狐(今河北淶源),忠武節度使潘美、雲州觀察使楊業等出雁門(今山西代縣)。

歷史紀事

岐溝關戰役
雍熙三年(986)正月,宋太宗應雄州知州賀令圖等奏請決定北伐,以取燕薊故地。以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等出雄州(今河北雄縣),靜難軍節度使田重進等出飛狐(今河北淶源),忠武節度使潘美、雲州觀察使楊業等出雁門(今山西代縣)。按計畫曹彬率軍緩進,待西面兩軍得勝,共取幽州(遼南京,今北京)。然而曹彬軍勢如破竹,連下新城(今河北新城東南)、固安(今屬河北)、涿州(今河北涿縣),因孤軍深入,糧遭阻絕,不得已退還雄州。後聞西面兩軍屢戰屢勝,曹彬諸將好大喜功,決定再攻涿州。契丹蕭太后與遼聖宗督耶律休哥重兵奪回涿州。當時正逢天氣炎熱,棄涿州而南撤的宋軍疲憊不堪,無復行伍。而乘勝追擊的契丹大軍至岐溝關(今涿縣西南),又追及了曹彬軍隊,兩軍對壘,曹軍不堪一擊,死者數萬人,餘部夜渡拒馬河,退屯易州(今河北易縣)。岐溝關戰役改變了宋遼戰爭的形勢,從而使宋軍在君子館、陳家谷等戰役中一再慘敗,收復燕薊故地終成泡影。
君子館之戰
雍熙三年(986),岐溝關等戰役宋軍失敗後,十二月,定州田重進又率兵攻下岐溝關。與此同時,遼蕭太后與聖宗率兵大舉南下,耶律休哥任先鋒都統。宋都部署劉廷讓迎戰於瀛州(今河北河間)北君子館。時天大寒,雨雪不止,宋軍不能開弓,全軍數萬人覆沒,將領李敬源等戰死,先鋒將賀令圖等被俘,劉廷讓僅以身免。遼軍遂長驅直入,相繼攻陷河北深(今河北深縣)、祁(今河北安國)、德 (今山東德州)數州,大肆俘掠。
李繼遷降遼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舉兵北征,宋遼在邊界地區展開激戰。李繼遷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採取聯遼反宋的策略,向遼稱臣納貢。遼為了牽制宋朝,授繼遷為定難軍節度使,銀、夏、綏等州觀察處置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並以宗室耶律襄之女封義成公主許嫁。
陳家谷之戰
雍熙三年(986),曹彬北伐失利後,太宗令潘美還代州,遷徙雲、應、朔、寰四州吏民及吐谷渾部族分置河東、京西.契丹將耶律斜軫率兵十萬至定安西,大敗賀令圖,賀令圖南逃,耶律斜軫派兵追擊,雙方戰於五台,宋軍又失利,耶律斜軫乘勝進攻蔚州。賀令圖與潘美率軍往援,在飛狐遇到敵軍,又失利。渾源、應州諸守將棄城南逃,契丹軍乘勝至寰州,殺死守城官兵千餘人;潘美、楊業領兵護雲、應、衰、朔吏民內徙,與契丹兵相遇,楊業認為敵兵勢盛,應率兵出大石路,遣人密告雲朔州守將,俟大軍離代州時,雲州吏民先出,我軍進駐應州,契丹兵必來相拒,朔州吏民乘機出城,我軍直入石竭谷,設伏待敵,可保三州吏民的安全。護軍王傀等認為楊業怯懦怕敵,迫其出戰,楊業知其必敗,臨行前,請潘美遣兵埋伏在陳家谷,俟他轉戰至此,即出兵夾擊,方可挽回敗局,潘美與王傀即率兵列於陳家口。耶律斜軫聞楊業將至,遣副部署蕭達蘭埋伏於中路,自將兵與戰,且戰且退,楊業不知有詐,縱兵追擊,結果伏兵四起,楊業大敗,自狼牙村方向敗退。王傀得不到楊業的訊息,認為遼軍敗走,欲爭功,遂領兵離開陳家谷。潘美緣灰河西南行二十里,聞楊業失利,即領兵逃卻。楊業率眾且戰且行,傍晚到達陳家谷,四望無人,撫膺大慟。楊業對麾下百餘人說:你們均有父母妻子,與我同死無益,不若逃出去奏告皇帝。眾心感激,皆奮戰而死,楊業身被數十創,猶手刃數十敵,遼將耶律奚底強駑射來,楊業墜馬被俘,楊業絕食三日而死。雲、應、寰朔州將吏聞楊業戰死,均棄城南逃。
土鐙砦之戰
雍熙三年(986),遼軍自胡谷入代州城下,神衛都指揮馬正在南門外拒敵,眾寡不敵,副部署盧漢贊生性怯懦,主張保壁自固。知州張齊賢主張出戰,時潘美駐師并州,張齊賢遣使往約,夾擊敵兵。潘美準如所約,不料使者為敵軍所獲。不久潘美密使至,向齊賢報告:大軍至柏井,得密詔,內稱東路王師失敗,并州軍不得出戰,現在大軍已退還并州。張齊賢認為:敵人知潘美來而不知潘美已退,應以計退敵。他幽禁密使,自選廂軍二千人,激勵士兵,誓死效力,齊賢又夜發兵二百至州西南三十里處,列幟燃芻。又發步卒二千人於土鐙砦掩擊敵兵歸路。布置已定,齊賢親率士卒直搗遼營,遼兵見西南火光沖天,旗幟搖動,疑是并州兵至,當即北撤。到了土鐙砦,伏兵四起,遼軍大敗,殺其國舅詳穩撻烈哥等,斬首數百級,獲馬二千匹,器械無數。

文化紀事

李肪等編纂《文苑英華》
宋朝從開國到太宗時期,經濟發展,國力強盛,因此有官家大力修書之舉。太平興國七年(982),太守徵調李昉宋白徐鉉楊徽之等二十餘人重新編纂一部上繼《文選》的總集,至雍熙三年(986)完成,名為《文苑英華》,共一千卷。全書上起蕭梁,下迄晚唐五代,選錄作家二千二百人,作品近二萬篇,分賦、詩、翰林制詔、策問、雜文等三十八類。其中唐代作品最多,約占十分之九。該書保存了許多罕見資料,給後世留下一部珍貴的文獻。

雜譚逸事

王彥超卒
王彥超字德升,大名臨清(今河北臨西)人。早年事後唐魏王李繼岌。後晉天福年間,累遷奉德軍校、殿前散指揮都虞侯、蒙州刺史。後漢初,拜岳州防禦使兼護聖左廂都校,出為復州防禦使。周太祖征契丹時,拜為行營馬步左廂都排陣使。太祖即位後,累任徐州節度、武寧軍節度、建雄軍節度、河陽三城節度。顯德元年(954),加同平章事。擊敗後漢南侵軍後,改授忠武軍節度,加兼侍中。次年,隨宰相李谷率師南征,拜為前軍行營副部署。師還,改授京兆尹、永興軍節度。六年(959),移鎮鳳翔。周恭帝繼位後,加檢校太師、西面緣邊副都部署。宋初,加兼中書令。後為永興軍節度。乾德二年(964),移鎮鳳翔。開寶二年(969),解兵權,為右金吾衛上將軍判街仗事。太平興國六年(981),封鄰國公。九年(984),加太子太師。卒於雍熙三年(986),時年七十三歲。贈尚書令。
楊重進戰死沙場
楊重進太原人。周太祖鎮大名時,隸其帳下。廣順初,補衛士。宋初,累遷至內殿直都虞侯。太平興國初,改龍衛軍都校,領徐州刺史。隨太宗征北漢,出為萊州刺史。隨曹彬北征,為右廂排陣使,改武州防禦使、高陽關部署。雍熙三年 (986)十一月,遼聖宗耶律隆緒、蕭太后率師南下,楊重進隨劉廷讓與遼軍大戰於君子館,宋師大敗,楊重進力戰而死,時年六十五歲。
賀令圖被捕
賀令圖開封陳留人。父賀懷浦為孝惠皇后兄。賀令圖早年在太宗藩邸行事,太宗即位後,補供奉官,改綾錦副使、知莫州,後遷崇儀使、知雄州。雍熙二年(985),領平州刺史,充幽州行營壕砦使。賀令圖與其父貪功生事,首謀北伐。次年,其父隨楊業北征,戰死沙場,起為六宅使,領本州團練使,護瀛州屯兵。遼聖宗、蕭太后率師南下,耶律休哥為先鋒都統。耶律休哥詐降,賀令圖輕而無謀,信以為真,率數十騎至遼營。耶律休哥罵道:你好經度邊事,今天來送死吧!乃械送燕都問斬.時年三十九歲,

張平卒
張平,青州臨朐(今山東臨朐)人。早年事單州刺史羅金山。羅金山移鎮滁州時,署為馬步都虞侯。太宗為京兆尹時,曾為其幕僚。秦王廷美領貴州時,署為親吏。後受陷害離去,高繼沖署為鎮將。太宗繼位後,召補右班殿直,監從秦、隴購木。他革除舊制,建都務,計算水陸之耗費,春秋時將木材聯成巨筏,自渭河入黃河,經砥柱到達京師,一年之間,京師木材如山。以功遷供奉官、監陽平都木務兼造船場。張平到任後,引水修池,用於泊船,不再役民。關輔間強盜橫行,官軍屢討不克,張平派人勸降,遷崇儀副使。雍熙元年(984),召為同知三班事,遷如京使。三年(986),改西上問門使,三月後,又改客省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