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5年

乾德六年(968),任黎州刺史。 開寶三年(970),改為唐州刺史。 建隆四年(963),陳洪進遣使朝貢。

歷史紀事

太宗改革都進奏院
都進奏院是唐中期設定的,宋代承襲此制。太平興國二年(977),盡罷節度使領支郡後,請鎮皆置邸京師。而外州將吏多不願久住京師,故長吏募京師人或以親信充其職,他們接到制敕及諸司符牒後,傳遞稽緩,多有泄露。太宗為了革除此弊,於太平興國八年(985),命供奉官張文粲等就相國寺行香院,集進奏、知後官二百餘人,選李楚等一百五十人,並充進奏官。每人掌二州或三州軍監事,使制敕儘快下達地方,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交州黎恆遣使赴宋求領節鎮。李繼遷襲據銀州。是年,得進士梁顥等,並唱名賜及第。唱名始此。顥年二十三歲,世傳八十歲中狀元誤。顥四十二歲死。遼以韓德讓兼政事令。涿州刺史耶律虎古被召入京,因故觸德讓怒,德讓取護衛所執骨朵擊斃虎古,群臣不敢問。

雜譚逸事

李繼遷據銀州
雍熙元年(984),知夏州尹憲和都巡檢曹光實,獲知李繼遷行蹤,夜襲地斤澤(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巴彥澤淖爾),斬首五百級,俘一千四百帳,其母、妻俱成俘虜。李繼遷隻身逃到夏州以北的黃羊坪,他用與豪族大姓通婚方式,同野利氏各族建立聯盟,招聚羌眾,勢力逐漸強大。雍熙二年 (985),率眾攻占麟州,派人通知曹光實,約在葭蘆川向宋軍投降。曹光實受騙,率百騎赴葭蘆川受降,結果全軍覆沒,李繼遷趁機攻占銀州,自稱定難軍留後。
曹光實殉難蔑蘆川
曹光實,雅州百丈(今四川百丈)人。父曹疇,為後蜀靜南軍使。父死後,嗣職,遷水平軍節度管內捕盜游奕使。乾德中,曹光實助王全斌平蜀有力,為義軍都指揮使。平定沈黎殘寇後,知黎、雅二州兼都巡檢使。乾德六年(968),任黎州刺史。開寶三年(970),改為唐州刺史。平定交、廣後,任嶺南諸州都巡檢使。太平興國四年(979),任汾、遼、石、沁等州都巡檢使。次年,改任汝州團練使。李繼捧歸順宋朝後,以光實為銀、夏、綏、麟、府、豐、宥州都巡檢使。雍熙元年(984),光實查知李繼遷蹤跡,奇襲地斤澤,大敗李繼遷,繼遷僅以身免。次年,繼遷在党項羌酋的支持下,捲土重來,攻克麟州。李繼遷詐降,約在葭蘆川投降。光實欲擅其功,不與人商量,親率百騎赴葭蘆川,被李繼遷的伏兵所害,時年五十五歲。
楊業捐軀陳家谷
楊業,并州太原人。原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英勇善戰,所向無敵,屢立戰功,累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太宗素聞其名,遣使招降,授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因其善於治邊,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雁門之捷,楊業聲名大震,遼兵見其旌旗即退走。楊業以功遷雲州觀察使。雍熙三年 (986),太宗發兵北征,以忠武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楊業為副將,大軍連克雲、應、寰、朔四州,列陣於桑乾河,因曹彬部失利,大軍班回,潘美、楊業等歸代州。太宗詔遷雲、應、寰、朔四州人民於內地,令潘美、楊業等出兵保護。不久,遼蕭太后率十萬大軍攻陷寰州。楊業認為遼兵勢盛,與戰必敗,應遵旨護民撤退。蔚州刺史王侁、順州團練使認為其軟弱怕敵,楊業被迫出戰,敗退至陳家谷口,約定在此援救的軍隊自行撤離。楊業率部下力戰,盡力死敵,身被數十傷,被俘,三日不食而死。贈太尉、大同軍節度。
陳洪進卒
陳洪進,泉州仙遊人(今福建泉州)。早年從軍,以功補副兵使。殷天德元年(943),從留從效發難,殺黃紹頗。次年至建州,王延政召為本州馬步行軍都校,後遣歸泉州。後晉開元三年(946),南唐元宗李近璟攻陷建州,王延政降。次年,留從效降南唐,任清源軍節度,陳洪進為統軍使。不久,留從效遷為同平章事兼侍中,進封晉江王。宋建隆元年 (960),陳洪進、張漢思囚禁留從效,陳洪進擁張漢思為主。張氏父子不滿其擅權,欲加害之,陳洪進遂囚張漢思。南唐主李煜封其為清源軍節度、泉南等州觀察使。建隆四年(963),陳洪進遣使朝貢。乾德二年 (964),宋授其為平海軍節度、泉漳等州觀察使、檢校太傅,賜號推誠順化功臣。太宗即位後,加檢校太師。太平興國三年(978),以兩州版籍歸宋,遷武寧軍節度、同平章事。次年,隨太宗征太原。六年,封杞國公。雍熙元年(984),進封岐國公。卒於雍熙二年(985),年七十二歲。贈中書令,諡號忠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