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9年

公元前339年

公元前339年,歷史紀年包括趙肅侯十五年,周顯王三十年,魏惠王三十一年。魏在大梁北郭開大溝,以通圃田的水。

大事記

亞洲

1、公元前339年,秦正式遷都鹹陽

2、據《史記 .趙世家》記載:“肅侯(趙紲)十五年(公元前339年)起壽陵。”

3、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徙都大梁說。西漢司馬遷在《史記·魏世家》中首倡此說。後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1,《周紀二》)與清末揚守敬(《水經·渠水注》之楊守敬按語)從之。

魏在馬陵失敗不久,又為秦擊敗,並被秦奪回河西之地。此時魏“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當時秦對魏的威脅最嚴重。魏為了安全,於公元前339年(魏惠王三十一年)將國都自安邑東遷大梁,並與關東各國議和。關東各國也畏於秦的東侵,就互相結盟,迅速形成了關東各國與秦的對抗。

4、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277年,是為外來文化對“五溪蠻”有記載之始。當時湘西辰溪、漵浦一帶已使用鐵器,多為農具、生活用具等。麻陽縣九曲彎還有楚人開採的銅礦井,採礦工具為竹、木、陶、鐵等。戰國時代,漵浦已刻有短篇銘辭的“鍾賄王”銅鼎等文化製品,還有楚簡也產生在此一時期。兩漢時期,是為“五溪蠻”地郡縣之設定、“五溪蠻”名稱之肇始、“五溪蠻”受朝廷重視之源頭。三國、兩晉、南北朝隋朝,是為“五溪蠻”之發展擴張時期。這裡留下了許多諸葛亮征服“五溪蠻”的傳說和遺物。

歐洲

1、公元前339年,羅馬軍南下穿插於兩城之間,切斷了他們的聯繫後,兵分兩路向兩城同時發動了總攻擊。同年,羅馬攻占安提烏姆城。

2、公元前339年,斯巴達發生了基那敦組織起義的密謀。

3、公元前339年,亞里士多德離開馬其頓的宮廷,回到自己的故鄉斯塔吉拉城。

出生

(圖)屈原,著名詩人屈原,著名詩人

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名平,出身於楚國的貴族。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者。屈原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26歲就擔任楚國左徒兼三閭大夫。起初他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授賢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

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投汨羅江自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