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進行曲

八路軍進行曲

《八路軍進行曲》,1939年作於延安,原為《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鄭律成曲,公木詞。歌曲以英勇雄壯的氣勢、鏗鏘有力的進行曲風格,歌頌和塑造了八路軍朝氣蓬勃、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形象。歌曲完成後廣為流傳。抗日戰爭勝利後,將歌詞作適當的調整,由中央軍委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由中共中央批准,又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頒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基本信息

簡介

1939年作於延安,原為《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鄭律成曲,公木詞。

歌曲以英勇雄壯的氣勢、鏗鏘有力的進行曲風格,歌頌和塑造了八路軍朝氣蓬勃、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形象。歌曲完成後廣為流傳。抗日戰爭勝利後,將歌詞作適當的調整,由中央軍委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由中共中央批准,又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改名頒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創作背景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八路軍進行曲》創作於1939年,歌詞作者公木,曾是一名文武雙全的抗日戰士。公木的真名叫張松如,原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10年出生於河北辛集北孟家莊一個農民家庭,在外祖父的幫助下入學念書。公木1938年8月從抗戰前線去延安,在延安抗大學習。學習期間,他利用業餘時間寫歌詞、詩歌。學習結束後,組織上留他在抗大政治部宣傳科當時事政策教育幹事。此時,鄭律成在抗大政治部宣傳科任音樂指導,給抗大學員教唱歌。在一起工作中,他和鄭律成配合得很好。當時,鄭律成住在他隔壁,他倆像親兄弟一樣友好,鄭律成常到他的住處來玩。一天,鄭律成坐在他床上翻看他的筆記本,發現他那個本上有很多詩,高興得不得了,很快為《子夜崗兵頌》譜了曲。鄭律成唱給他聽,他聽後非常高興,說:“一首詩變成一支歌,那確實是一個質的飛躍。”到了1939年四五月間,鄭律成提出搞個“八路軍大合唱”,約他寫詞。鄭律成還說,什麼叫大合唱,就是多搞幾首歌嘛。此時,冼星海與光未然也提出搞“黃河大合唱”。“大合唱”這名稱,就是這樣來的。雖然公木住在山洞裡,心胸和視野還是很開闊的。他首先寫了《八路軍軍歌》和《八路軍進行曲》,接著還寫了《騎兵歌》《炮兵歌》。8月份,“八路軍大合唱”的歌詞全部寫完。延安的條件是很艱苦的。當時抗大連風琴也沒有,鄭律成就哼著作曲,他唱,公木聽。9月份,曲還沒作完,鄭律成就調到魯藝音樂系去了。魯藝音樂系的條件好一點,有樂器。10月份,鄭律成作曲完畢,“八路軍大合唱”的全部歌曲印成油印小冊子,傳遍全延安,傳遍全軍,掀起了唱歌高潮,前方後方都唱。1940年5月,《八路軍軍歌》和《八路軍進行曲》兩支歌刊登在總政主編的報刊上。總政宣傳部部長蕭向榮還專門請公木和鄭律成去吃飯,說了很多鼓勵他們的話。

公木教授曾說:“如果我不坐幾次牢,不親身參加抗戰,不親自作抗戰時事研究,那是絕對寫不了這樣的歌詞的。在‘八路軍大合唱’中,抗戰的三個階段,我都寫上了,寫成大兵團音樂形象,不是個游擊隊的形象。其實,1939年還沒有形成大兵團,但要站在抗戰形勢發展的高度去寫。這是我當時的一種真感情,很自然很自覺地寫的。不是首長叫寫的,也沒有誰告訴我要這么寫,也沒領導提意見,更沒有開什麼研討會。回想起來,那時我們二人膽子也真夠大的,既沒有請示也沒有匯報,一寫就是軍歌、進行曲。這樣的環境,我想只有在那個年代才有,在任何時候可能都是不行的。”

歌曲歌詞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善戰的前衛

我們是民眾的武裝

從無畏懼

絕不屈服

永遠抵抗

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

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聽,抗戰歌聲多嘹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去敵人的後方

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華北的原野

向塞外的山崗

作者簡介

公木

公木

公木原名張永年、張松甫,現名張松如,河北束鹿人。1928年考入北平大學第一師範學院(即北師大前身),1930年加入共青團,後受組織委託參與發起並加入“社聯”、“左聯”華北教師聯盟和“北平文總”的組織與活動。1938年進入延安抗大學習,後留校工作並繼續從事詩歌創作。1941年任軍直政治部文藝室主任,主編《部隊文藝》雜誌。1942年冬調魯藝文學系任教。1945年秋,參加延安文藝工作團赴東北,歷任東北大學教育長、教育學院院長。1951年調任鞍鋼教育處處長。1954年調中國作協瀋陽分會,同年秋調北京任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副所長,《文藝學習》和《文藝報》編委。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下放長春,1961年摘帽後調至吉林大學任中文系教授、代理系主任;“文革”中被批鬥、審查。1978年任吉林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副校長,吉林社科院副院長及中國作協吉林分會主席。1998年10月30日,著名詩人、學者、教育家公木因病在長春逝世,享年88歲。

鄭律成

鄭律成

鄭律成,著名作曲家。1914年出生在朝鮮全羅南道光州楊林町一個貧苦家庭。原名鄭富恩,後因酷愛音樂,改名律成。1933年春,進入朝鮮在華抗日團體開辦的南京“朝鮮革命幹部學校”。1937年10月奔赴延安,先後入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勝利後,鄭律成返回朝鮮工作。1950年回到中國,隨即加入中國國籍,定居北京,先後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和中央歌舞團從事音樂工作。1976年12月7日,鄭律成於北京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