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煤礦

礦井位於曲阜市區東7.5公里,八寶山西北隅,面積0.4平方公里,礦井東以煤層露頭為界,西至深部剝蝕線,南北均以斷層為界,為一軸向近東西,向西傾伏的不完整的斷裂小型傾伏背斜,含煤地層為石碳紀本溪群及太原群下部厚75米,含煤5層可采的僅17層煤一層,厚0.75-1.10米,平均厚0.89米,煤種為氣煤。

簡介

礦井位於曲阜市區東7.5公里,八寶山西北隅,面積0.4平方公里,礦井東以煤層露頭為界,西至深部剝蝕線,南北均以斷層為界,為一軸向近東西,向西傾伏的不完整的斷裂小型傾伏背斜, 含煤地層為石碳紀本溪群及太原群下部厚75米,含煤5層可采的僅17層煤一層,厚0.75-1.10米,平均厚0.89米,煤種為氣煤。

開採歷史

該礦是境內最早開發的煤礦。日本侵略軍入侵山東後,於1940年秋開始,在礦區北部對17層煤進行掠奪性開採。 先後建斜井一口、立井二口。有528名青壯農民下井採掘。1945年8月日軍投降,煤礦停采。5年間日軍共掠去原煤12萬多噸,礦區北部煤炭已被大部分采出,礦井遭到破壞。1946年,人民政府在舊礦基礎上恢復生產,1946年10月停產。 1956年8月由山東省勞改局籌建“生建八寶山煤礦” , 1957年投產,1959年停產。1958年曲阜縣在礦區南部開主井生產,後因生建礦井停產後水位上升,排水能力跟不上而被迫停產。1969年10月,山東省革委生產指揮部批准建設曲阜八寶山煤礦,原123地質隊在礦區外圍進行過工作,1970年省煤田地質勘探隊提出《曲阜--泗水勘探區,八寶山小井區地質勘探報告》,指出垂深400米以上獲地質儲量43萬噸,其中可采儲量39萬噸。 1970年12月開始建井,主井深度110米,付井78米,次年12月投產,設計能力3萬噸/年,由於該區斷裂構造複雜,煤層控制又差,於1981年礦井報廢,10年期間共采出煤炭15.2萬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