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山

八字山

八字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古名四望山,南京地方志有載此山:“吳大帝嘗與仙者葛元(玄)共登涉之,山勢嶄絕,足供遠眺,故名四望也。”1929年,為迎接孫中山的靈柩從中山北路經過,當時的國民政府用石頭在山腰壘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個大字,從此改稱此山為“八字山”。1949年後,共產黨政府把字變成“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八個繁體字。至“文革”期間,再次修改了八個大字為“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八字山八字山

八字山位於南京市挹江門內側西南邊。原名四望山,因1928年國民政府改建挹江門時,在城門內側四望山東坡山體上用花崗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8個直徑10餘米的大字,遂改稱“八字山”。

2004年,建成八字山公園,占地面積8.5公頃,包括象山廣場景區、泮山溪景區、書畫院景區、四望閣景區、山地生態園等9大景區。其中四望閣景區為園內景區的核心部分,位於八字山主峰。區內建有仿明清式兩層樓台建築,飛檐翹角,與閱江樓遙遙呼應。登臨其上,遊客既能遠眺閱江樓,又可俯瞰繡球公園、小桃園和挹江門,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山林。

景區環境

四月底五月初是遊覽八字山最適合的季節,登高遠眺,滿目綠色,只覺空氣清新,歲月靜好。巍峨的城牆,萬紫千紅的花朵,油油的草地和新發芽的樹木,無不散發著春天的氣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