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仰漳台聖宗:台灣的開漳聖王信仰

兩岸共仰漳台聖宗:台灣的開漳聖王信仰

《兩岸共仰漳台聖宗:台灣的開漳聖王信仰》以翔實的史料、精美的圖片、通俗的語言,從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介紹台灣的情況,既追述兩岸人民共同開發建設台灣的艱苦歷程,也頌揚兩岸人民抗擊外國侵略、收復台灣、保衛台灣的光輝業績,同時展示台灣的美麗景觀、民俗風情、民間信仰和文化藝術。

出版社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

《兩岸共仰漳台聖宗:台灣的開漳聖王信仰》以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形式能陪伴你一起追憶歷史,探訪民俗,欣賞台灣的秀麗風光,讓你從容地穿梭於時光隧道,流連於古蹟佳景,輕鬆愉快地享受一趟台灣寶島的文化之旅。

圖書目錄

引子
一 開漳聖王信仰源遠流長
(一)開漳聖王與唐軍南來
(二)陳元光如何從人到神
(三)開漳聖王信仰之積澱
二 開漳聖王信仰多海傳播
(一)台灣與漳州的文化淵源
(二)移民過程中的移神之事
(三)漳民聚居地的聖王廟群
(四)形成台灣本土信仰特色
三 台灣開漳聖王宮廟分布
(一)台灣開漳聖王廟知多少
(二)台灣開漳聖王宮廟的“漳州元素”
(三)台灣開漳聖王廟的各種裝飾技藝
(四)台灣開漳聖王廟團發展協會
(五)台灣開漳聖王宮廟擷英
四 台灣的開漳聖王信仰習俗
(一)台灣各地的開漳聖王祭祀習俗
(二)台灣的祧神遊藝民俗
(三)永鎮廟的過火儀式
(四)野柳過海過火儀式
(五)基隆廟口小吃文化
(六)福仁官賽豬賽陀螺
(七)建安官的酬神民俗
五 兩岸開漳聖王文化交流
(一)台灣開漳聖王信眾尋根與朝聖
(二)搭設閩台開漳聖王信仰交流承載物
(三)兩岸開漳聖王文化研究與交流
(四)開漳聖王文化節與兩岸經貿
(五)開漳聖王信仰與祖國和平統一
後記
參考文獻與圖片來源

後記

威名起盛唐.惠民留聖跡。大唐儒將陳元光及其家族率87姓將士從中原南來,在閩粵之交靖邊立郡,奠定漳州華夏文明之基。陳元光捐軀後,民思其德,廟祀馨香,尊號開漳聖王。歷經數百年,渡台的漳籍移民為求平安地橫跨海峽,度過災難並順利拓墾,隨身攜帶其神像或香火袋遷徙寶島,締結了根蔓情深的海峽神緣,陳元光被奉為“漳台聖宗”。開漳聖王信仰滲入台灣移民社會基層,成為族群分布與本土特色的鄉土神靈,對移殖地的社會意識形態產生深遠影響。正是因為這一信仰具有祖根文化特質,體現著一種團結凝聚的民族力量,關乎島內族群文化政治與民間世俗心態,主導了信仰群中各自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意識,故尋根問祖或數典忘祖涇渭分明。跨海建構台灣開漳聖王文化概念,在於詮釋兩岸同體,命運相連,榮辱與共,寓意深長,是一座溝通人們心靈的橋樑。
古往今來,祭祀鄉土開拓神陳元光的宮廟隨處可見,民間廣傳神明靈異佑福也習以為常。而台灣地區300多年來,公設聖王廟宇數以百計,私人奉祀則難以確數,形成傳承有脈的祭祀文化和異彩紛呈的世俗民風,可視為台灣多元宗教生態的一個縮影。據說源自宋代的《開漳聖王護國安民武德真經》傳誦久遠,2005年11月,由社團法人台灣開漳聖王功德會出版的白話譯本,由台灣宜蘭碧霞宮晉香團回傳大陸。漳州市政協辦公室、台港澳僑委,市民族宗教局合編《海峽兩岸及東南亞國家開漳聖王宮廟集》,收錄了閩、台、豫及海外祭祀開漳聖王的廟宇115座,其中漳州52座、泉州1座、廈門2座、河南固始2座、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各1座、台灣56座。以上兩份資料形象地展示了開漳聖王文化傳播海外,尤其是進人台灣後如何根深葉茂,傳遞著開漳聖王文化瓜瓞綿延的原鄉情結、源遠流長的文化積蘊和本源一體的民族情感。
多年來,我在開漳祖地這塊文化沃土上負責文博工作,從文物維修保護和考古發掘中,獲取了第一手有關開漳史田野資料;又在兩岸民俗文化交流中,認識到開漳聖王文化對於密切兩岸民間交往、服務祖國統一的重要意義。2005年元月,我在縣政協十屆二次大會做了《打造一個品牌,做好三項工作》發言.提出弘揚開漳文化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構想,為祖地雲霄舉辦開漳聖王文化節搖旗吶喊。2007年歲末,我受命籌建開漳歷史紀念館,於是便有機會與台灣學界進行更深入的交流。2008年夏,我隨漳州市閩南文化考察團赴台,目睹同胞們敬奉聖王的信俗民風,感受“唐山過台灣”的艱難困苦,旋即與王文徑、楊麗華、陳立群合著《漳州涉台文物》,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我見證四屆海峽兩岸開漳聖王文化節在故郡雲霄舉辦,聆聽漳州市領導陳冬公祭開漳先賢時聲情並茂的誦讀,還兩度考察閩南人渡海拓殖星洲的文化遺蹟,多次出席閩南文化研討會和中原根親文化節……我慶幸有緣置身開漳歷史紀念館,結識多位台灣宮廟主持、專家學者及政界要人,在聖王光環下擔綱文化守望與傳承之責,從更寬層面上弘揚開漳聖王文化。當我接過福建教育出版社稿約時,十分珍視大陸學者首撰台灣聖王信仰專著的幸遇。此後我踞身將軍山陋室,伴著開漳聖王燭火靈光筆耕不輟。初稿審閱後,我放下手頭其它事務.按細心的編輯要求補充和提煉文稿。
囿於資料和能力有限,加上倉促中無法再次跨海田野,常以遺漏與不足為憾事!在寫作過程中,湯源生、湯漳平、何池、鄭鏞、陳銓、林少敏、方群達、謝鵬志、方一珊等良師益友給予大力支持;還要感謝海內外陳元光研究學者們的基礎研究與客觀論證。在照片選用上,我將開漳歷史紀念館台灣宮廟圖片和《宮廟集》部分照片進行精選,同時享用了網際網路資料,謹此表示謝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千姿百態,拙著誠恐難以盡窺台灣宮廟全貌,深入詮釋開漳文化精髓,準確描述台灣建築狀態,解讀漳台聖宗信俗在台灣起源、興盛、傳承和發展,以及開漳聖王文化同台灣政治、人文生態的聯繫。權當拋磚引玉,敬祈瀆者和同仁們賜教!
2011年11月於將軍山麓

序言

台灣是祖國的寶島。台灣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我們都知道那裡有美麗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有熱情好客的高山族同胞和豐盛的水果,但是,真正了解台灣的過去與現狀的人,其實並不多。隨著兩岸文化、經濟交流的日益活躍和深化,以及大陸對台旅遊業的開放,大陸民眾尤其是廣大的青少年朋友,都迫切希望能夠更多地認識台灣,了解台灣。福建與台灣僅一水相隔,有著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優勢,兩地關係源遠流長。作為海峽西岸的福建地方出版社,通過出版物,讓對台灣只有一般概念的普通大眾,能夠真切地走近台灣,了解台灣,以此增進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與理解,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我們從2006年就開始策劃這套“圖文台灣”叢書,聘請了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林仁川擔任主編,以使這套叢書做到真實性與可讀性的完美結合。
“圖文台灣”叢書是一套內容豐富、縱橫兼顧、“文獻有徵”而細節具體生動又好讀的書,叢書包含了台灣的歷史、人文地理、文學、教育、經濟、民間信仰、民俗、民系等內容,以平實而簡潔的語言,配以珍貴的資料圖片,讓圖文互相補充,把台灣的過去與現在的方方面面都清晰而生動地展現在你的面前:它將帶你沿著台灣先民的足跡,察看寶島台灣如何承襲祖國大陸的文明,一路曲折走來,走出與祖國大陸既相同又有差異的風貌:它還將帶你穿越寶島太魯閣等美麗而險峻的自然生態景觀,漫遊板橋林家花園等古色古香的園林,品味傳承與變遷的台灣“中華料理”和獨特的原住民飲食,領略異彩紛呈、兼容並蓄的台灣文化和民俗生活;同時,它還會告訴你從台中大甲鎮——一個小鎮走出的世界品牌“捷安特(GIANT)”三十年發展的故事,告訴你素有“紡織女王”、“汽車皇后”、“鐵娘子”稱號的台灣裕隆集團董事長、台灣工商業界的傳奇女性——吳舜文女士多姿多彩的人生經歷……
現在這套叢書就擺在你的面前,翻開它,讓它領你踏上穿越台灣的文化之旅、快樂之旅吧,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