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國

兩岸一國

兩岸一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八屆國共論壇上提出“兩岸一國”觀點。

簡介

海峽兩岸海峽兩岸

第八屆國共論壇2012年7月29日在哈爾濱閉幕。論壇因首次觸及政治議題引發兩岸學者激烈辯論,其中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論壇上提出“兩岸一國”觀點,雖然這與過去“兩岸一中”的提法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島內卻引發媒體諸多猜測,有台灣學者稱,這很可能是大陸對台政策的新方向。
國民黨中常委邱毅30日上午表示,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兩岸經貿論壇提到“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與馬英九日前提出“一個中國”涵義是互相呼應,等於是在擱置“一中”爭議的一種變通作法。
邱毅表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被民進黨嚴重扭曲與污名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就是台灣“被統戰、被賣台”,紅帽子就扣下來了。所以馬英九才會不厭其煩的講“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他指出,其實兩岸之間本來就有一個默契,這是高度爭議性的東西,除了“一中”各自表述以外,其實最好是“一中”各不表述,各不否認,這樣才是比較好擱置爭議的作法。
他說,過去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難免會使這個問題檯面化,所以這次賈慶林提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是呼應馬英九“一中”涵義的說法,那以後就不要再去爭、再把“一中”的爭議搬上檯面來,所以等於在擱置“一中”爭議的一種變通的作法。

綠營批國民黨“賣台”

據台灣《中央日報》30日報導,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國共論壇開幕式上指出,“當前,增進政治互信就是要維護和鞏固一個中國的框架。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
“兩岸一國”提法立即受到民進黨的關注。據台灣“中央廣播電台”30日報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當天召開記者會稱,率團參加論壇的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未當場對“兩岸一國”提出反駁,根本就是與共產黨聯合賣台,馬英九應出面抗議。親綠的《自由時報》30日稱,今年的國共論壇在大陸的細膩操作下,趁機向馬英九“叫牌”,把“兩岸同屬一中”推進為“同屬一國”,核心關鍵就是去除馬英九“一中各表”的空間,而馬領導的國民黨完全淪為配角,毫無招架之力。文章稱,以往的國共論壇大部分圍繞經貿、教育和文化等議題,幾乎不觸碰敏感的政治議題,今年大反其道,“可見中國對於連任的馬英九,開始提出具體的政治要求”,其隱藏的政治壓力與意涵非常明顯且巨大,實質上就是逼迫馬回到統一的軌道。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稱,過去大陸政府以“兩岸同屬一中”為原則,該說法被自我解讀成文化同屬一中,如今說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明顯增強力道。
國民黨團30日稱,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本來就可以“一中各表”,應互相尊重與包容。對於綠營質疑吳伯雄默認大陸說法有賣台之嫌,國民黨黨團首席副書記長吳育升認為,這是民進黨莫名其妙的政治批鬥,“兩岸原本就同屬一中,沒有所謂默認、賣台的問題”。國民黨中常委邱毅稱,“兩岸一國”呼應了馬英九日前提出的關注“一個中國”涵義通過20年,是擱置“一中”爭議的一種變通做法。

學者猜是大陸對台新方向

“兩岸一國”也在島內學者中引起不少爭鳴。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回顧稱,北京清華大學戰略所教授楚樹龍去年提出“一國兩府”,當時雖有國台辦官員稱這純屬學者意見,但據他了解,大陸當局相當重視楚的說法。林中斌因此大膽推測,“一國兩府”及“一個屋頂”很可能是大陸對台政策的新方向。但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認為,從大陸主導此次論壇增加“和平發展”子論壇的情況看,可以看出大陸希望國共交流平台能從經貿擴大到政治層面,但中共即將舉行十八大,相信對台政策會以持續穩定為主,應不至於出現重大變化。
台灣《中央日報》評論稱,兩岸雖對一個中國有“存異求同”的共識,強調的重點卻明顯有差異。大陸方面“執意求同”,台灣方面則“刻意求異”,也就是說,大陸方面積極想要台灣能夠公開認同一中原則,進而朝向一個國家發展;而台灣方面則堅持“一中”涵義不同,現階段應朝向兩岸“互不承認主權,相互承認治權”的目標努力。在這樣的狀況下,眼見台灣老是存異,大陸方面當然也就急於求同,而大陸越想求同,台灣就越不敢化異,如此惡性循環,使“同”的部分徒具形式,而“異”的部分始終不能消除。

馬英九兩岸政策遭質疑

除了“兩岸一國”外,兩岸學者在國共論壇上圍繞馬英九的政治立場也展開辯論。據台灣《聯合報》30日報導,大陸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直言,“還有相當多的人,或基於眼前政治利益的考慮,或迫於現實政治的壓力,不敢理直氣壯地堅持自己的政治理念,這就是至今有些人還要講不統、不獨、不武及台灣也是我們的國家”。島內媒體認為,他是在暗批馬英九。台大教授包宗和反駁稱,馬英九提到“不統、不獨、不武”,是說他任內不會推動;至於“台灣是我們的國家”,原來的講法是“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大陸學者回應說,“兩岸同屬一中”已是大陸對台政策不可退讓的底線。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稱,台灣老提國際空間、安全顧慮,有解決問題的需求,卻不進入政治協商的過程,或不進入解決問題的程式。他強調,台灣未來解決問題的強烈需求會轉化為倒逼機制,推動進入兩岸政治協商。
台灣《聯合晚報》30日評論稱,國共論壇頗有為下階段兩岸關係試水溫的意味,但兩岸關係未來如何走,勢必有更多拉扯。論壇只提“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思路,未見馬當局一再宣示的“先經後政”文字,凸顯在台灣越來越需要借大陸市場走出經濟困局的情況下,馬英九面臨大陸更強大的政治談判壓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