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

歷史人物介紹基金會創始人:黃三德黃三德(1863—1946),“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創始人,著名旅美華僑,美洲致公堂領袖。 基金會創始人:孫中山孫中山(1866~1925),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創始人之一,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 基金會創始人:林文英林文英,(1873-1914),海南文昌人,“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主要創始人之一,結識孫中山後,與孫中山籌劃革命,和孫中山奔走於世界各地巡講。

基金會簡介

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前身是由海外著名華僑、美洲致公堂總龍頭黃三德先生於1905年3月15日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成立的“反清救國聯合會”。彼時西方列強靠武力敲開中國大門,不斷蠶食中國領土主權,清廷積弱,老百姓苦不堪言,恰逢孫中山先生到美國巡講民主思想,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建立革命組織,黃三德通過孫中山哥哥孫眉的引線,與孫中山相識。初次見面,兩人便無話不談,相見如故。當孫中山先生談到“八國聯軍破京師,創巨痛深,實乃中華民族恥辱”時,黃三德十分氣憤,當即拍案道:“要改革朝廷內政,非實行武力革命不足以救國”。黃三德先生覺得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理念與洪門組織的宗旨非常相似,遂傾全力支持革命,於是成立了“反清救國聯合會”。初期,聯合會發動大批海外愛國華僑募集資金和物資,投入到反清愛國救亡運動中去,但隨著革命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漸成燎原之勢,所需的資金和物資也是成倍數增加,通過募集到的資金和物資已遠遠不能滿足革命的需要,於是黃三德先生毅然致函美洲各地致公堂人士,把溫哥華、維多利亞、多倫多等美洲各地的分堂樓宇抵押和變賣,愁得巨款數十萬美元,供孫中山先生作革命經費,此後全國各地相繼發生武裝起義,革命成功,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鍾。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封建主義轟然倒塌,這其中少不了聯合會的大力支持。這便是“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的前身。
到了1932年,日本已經侵占中國東北三省,正為全面侵華戰爭做準備,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聯合會遂改名“反日愛國聯合會”,又發動海外華僑以捐款捐物等各種方式積極支持祖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為日後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不朽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百廢待興,聯合會又把工作重心轉移到重建中國經濟,發展科技上。遂於1950年改名為“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聯合會繼續發動海外華人華僑捐款捐物,通過不同途徑把物資源源不斷的輸送到中國,為中國的重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改革開放以後,聯合會致力於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公益慈善事業,傳播創新的,人人參與的公益文化,搭建公信透明的、可持續發展的公益平台,以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同時,儘可能的為各種自然災難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作為世界華人華僑的公益事業推進平台和紐帶,將接受世界各地相關組織、機構、團體、有經濟實力或者社會影響力的個人等委託,在實施地區依法從事公益項目的全面策劃、調研、考察、評估、論證、組織、落實、監督等工作。凡公益項目的實施,均由代表處所在國家本會組織建立的顧問委員會進行專業化審核,並嚴格監督下進行實施,尤其是涉及投入資金和物品的事項。
進入到2013年,我們深信這樣的壹個原則:只有富裕的人才會更加熱衷於公益慈善事業!所以聯合會採用壹種全新的、非常人性化的互助方式來募集資金。通過給人們創造財富的同時,讓人們真正參與到慈善中去。

歷史人物介紹

基金會創始人:黃三德

黃三德(1863—1946),“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創始人,著名旅美華僑,美洲致公堂領袖。為人嫉惡如仇,行俠仗義,結識孫中山後,積極支持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並創建“反清救國聯合會”積極發動華僑為中國革命捐錢,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基金會創始人:孫中山

孫中山(1866~1925),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創始人之一,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

基金會創始人:孫眉

孫眉(1854~1915),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中山胞兄。“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創始人之一,孫中山倡導革命大業,得到孫眉物質、精神的支持和鼓勵,對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基金會創始人:林文英

林文英,(1873-1914),海南文昌人,“全球華人慈善基金聯合會”主要創始人之一,結識孫中山後,與孫中山籌劃革命,和孫中山奔走於世界各地巡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