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全球教育展望

《全球教育展望》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東師範大學主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承辦的學術月刊;主要關注國際教改戰略、課程理論與政策、教學理論與技術、考試與評價制度改革和教師教育改革五個領域。 據2018年5月《全球教育展望》官網顯示,《全球教育展望》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29人。 據2018年5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全球教育展望》共出版文獻5492篇、總被下載2524881次、總被引71684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261、(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06。 據2018年5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全球教育展望》載文量為3442篇、被引量為37265次、下載量為30次;2015年影響因子為1.27。

基本信息

辦刊歷史

1972年,《外國教育資料》創刊,內部發行。

1982年,開始公開發行。

1992年,更名為《國際教育》。

2001年,更名為《全球教育展望》,刊期由雙月刊變更為月刊。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全球教育展望》主要關注國際教改戰略、課程理論與政策、教學理論與技術、考試與評價制度改革和教師教育改革五個領域。該刊長期設定課堂轉型、核心素養、兒童研究、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中考高考改革、中國傳統課程等專欄。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全球教育展望》官網顯示,《全球教育展望》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29人。

《全球教育展望》編輯委員會編委
安桂清 蔡清田 程天君 崔允漷 郭元祥
胡惠閔 黃忠敬 靳玉樂 柯政 雷萬鵬
李瓊 李政濤 劉良華 劉鐵芳 劉雲杉
彭正梅 石鷗 吳剛平 楊向東 尹弘飈
余文森 張華 趙明仁 鍾啟泉 周勇
鄧宗怡(新加坡) RuthHayhoe(加拿大) ThomasS.Popkewitz(美國) 佐藤學(日本)

學術交流

2017年12月8日,應《全球教育展望》雜誌社的邀請,來自全國各高校的20多位學者圍繞課程百年與中國話語、各自的研究積累和刊物質量提升的策略路徑展開討論。編委會主任崔允漷教授和編委會代表胡惠閔教授、陳霜葉教授、高德勝教授,以及雜誌社常務副主編劉良華教授、副主編柯政教授和編輯部主任安桂清副教授參加了研討。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據2018年5月中國知網顯示,《全球教育展望》被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收錄。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全球教育展望》共出版文獻5492篇。

據2018年5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全球教育展望》載文量為3442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全球教育展望》總被下載2524881次、總被引71684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261、(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06。

據2018年5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全球教育展望》被引量為37265次、下載量為30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全球教育展望》影響因子為1.2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628名,在教育(346種)中排第33名。

榮譽表彰

《全球教育展望》是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全球教育展望 全球教育展望

辦刊宗旨

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立足於中國的教育實際,有選擇的反映當代國際教育界和教育學術界的新思潮、新成果、教育改革的新戰略,學校教育和教學研究的新動向,為促進中國的教育改革,發展中國的教育科學服務。

期刊領導

現任領導

編委會主任:崔允漷

主編:鍾啟泉

副主編:劉良華(常務)、柯政

編輯部主任:安桂清

歷任領導

主編:杜殿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