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顯微術

全息顯微術

全息顯微術是全息與顯微術相結合的一種技術,包括將全息技術與顯微鏡或者計算機晶片等結合的手段,獲取微觀信息,廣泛套用於醫學、生物學、科研等方面。

簡介

全息顯微術是全息顯微相結合的技術。與一般顯微術相比,其優點是能存儲標本物整體,無須製備標本物的切片。尤其是對一些活的標本物,它可以用高功率的連續光或脈衝雷射拍照全息圖,長期保存,再現像具有立體性,能顯示樣品的細節。

形式

全息顯微鏡

是將全息技術和顯微鏡結合的形式,解決了一般顯微鏡中分辨本領與景深的矛盾,避免了像差影響而達到很小衍射極限,可以獲得更大的視野。

全息放大

利用全息圖本身的特性來進行放大,如果在拍攝和顯示時,採用不同波長,衍射角不同,這等於將全息圖作了相應的調整,可以實現圖像放大。

基於透明材料運行

2012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式,能夠利用相干光源和全息顯微技術,同時觀察和追蹤上千個快速移動的精子,並精確記錄下它們的三維運動軌跡。他們利用了兩個相干光源:波長為625納米的紅色LED(發光二極體)光源和波長為470納米的藍色LED光源,同時從兩個不同角度照亮顯微鏡的視場。將感光晶片放置在透明的樣本下,晶片會記錄因上述光源生成的全息圖,而軟體算法則會基於獲得的全息信息精確地顯示顯微鏡下目標細胞的運動路徑。

套用

全息顯微術廣泛套用於醫學、生物學科研等方面。其中,由美國加州大學科學家研發的基於透明材料運行的全息顯微技術,能加快新藥的研發速度,對於監控微生物疾病的藥物治療以及精子活動也十分重要;也可利用同樣方法研究快速移動的細菌或其他浮游微生物。例如,新的全息成像技術有望披露更多未知的原生動物行為,並實時測試相關的藥物療法,以打擊這些微生物最致命的種類或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