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優527

全優527

全優527是選育單位:福建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用品種全豐A×蜀恢527選育而成的水稻品種。 2007年11月14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07024。

基本信息

國審稻2007024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武陵山區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44.5天,比對照Ⅱ優58早熟2.6天。株型適中,每畝有效穗數18.2萬穗,株高111.2厘米,穗長24.6厘米,每穗總粒數141.4粒,實粒數121.2粒,結實率85.6%,千粒重29.8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3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紋枯病最高9級;稻曲病最高7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0.5%,長寬比2.9,堊白粒率58%,堊白度7.0%,膠稠度59.5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1.4%。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武陵山區中秈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5.92公斤,比對照Ⅱ優58增產3.78%(極顯著);2006年續試,平均畝產625.06公斤,比對照Ⅱ優58增產2.72%(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10.49公斤,比對照Ⅱ優58增產3.24%。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9.18公斤,比對照Ⅱ優58增3.59%。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適時播種,秧田每畝播種量15公斤左右。2.移栽:秧齡35天左右移栽,栽插規格18厘米×21厘米,每穴栽插2粒穀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幼穗分化期酌施促花肥,始穗期看苗補施保花肥。每畝施純氮12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0.8。水分管理上採取淺水勤灌、間歇濕潤促分櫱、中期排水擱田、後期乾乾濕濕的方式。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紋枯病、稻曲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較高,米質一般,中抗稻瘟病,高感紋枯病,感稻曲病。適宜在貴州、湖南、湖北、重慶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贛審稻2010032

2010年江西審定,編號:贛審稻2010032

品種來源: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全豐A×蜀恢527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徵特性:全生育期119.3天,比對照淦鑫688早熟2.5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寬長,分櫱力較強,長勢繁茂,稃尖紫色,穗粒數中,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04.3厘米,畝有效穗18.4萬,每穗總粒數126.9粒,實粒數94.7粒,結實率74.6%,千粒重29.2克。出糙率80.6%,精米率73.2%,整精米率67.4%,粒長7.0mm,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20%,堊白度2.6%,直鏈澱粉含量17.6%,膠稠度61mm。米質達國優2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鑑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08年平均畝產494.14公斤,比對照淦鑫688增產2.61%;2009年平均畝產490.67公斤,比對照淦鑫688增產1.03%。兩年平均畝產492.41公斤,比對照淦鑫688增產1.82%。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中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公斤,大田用種量濕潤育秧每畝1.0-1.5公斤。秧齡20-25天。栽插規格6寸×7寸,每穴插2粒谷,畝插基本苗8.8萬左右。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畝施純氮12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0.5:0.8。淺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促櫱,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抽穗後乾濕交替。注意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等病蟲害的防治。

渝引稻2010003

2010年重慶引種,編號:渝引稻2010003

特徵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在畝栽秧1.2萬窩的密度下作中稻種植,海拔400米以下區域全生育期153~169天,400米以上147~170天,平均157.2天,比對照Ⅱ優838短1.3天。株高平均110.05厘米,葉片較直立,葉色綠,分櫱力較強。畝有效穗數15.30萬穗,穗平著粒數159.4粒,結實率86.15%,千粒重28.5克。

稻瘟病抗性:綜合評價1級,抗性評價抗病。

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2.1%,整精米率32.8%,長寬比2.8,堊白粒率24%,堊白度3.9%,膠稠度48mm,直鏈澱粉含量22.9%。品質優於對照。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13個試驗點次增產,3個減產,產量變幅473.5~597.7公斤,平均畝產532.58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產3.27%。兩年試驗增產點率81.25%。

適宜區域及栽培要點:1.適宜重慶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2.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區3月上中旬播種,深丘及武陵山區適宜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3.每穴栽兩粒穀苗,每畝1.2萬穴左右;4.種子應進行包衣處理。

黔引稻2008005號

2008年貴州引種,編號:黔引稻2008005號

韶審稻201005號

2010年廣東韶關市審定,編號:韶審稻201005號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全豐A/蜀恢527

特徵特性: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110-111天,比金優桂99(CK)遲熟3-5天。表現生勢強,株型集中,分櫱力較強,耐肥抗倒,抽穗整齊,後期熟色好,穗大,結實率中等,千粒重較大,豐產性突出。抗寒性模擬鑑定孕穗期為中強、開花期為強。科高108.5-111.7厘米,穗長23.5-24.2厘米,平均每穗總粒數127-133粒,結實率76.7-78.0%,千粒重28.6-29.7克。晚造米質未達優質標準,出糙率80.5%,整精米率62.5%,堊白粒率75%,堊白度24.4%,直鏈澱粉24.3%,膠稠度50毫米、長寬比3.0、食味品質分74。抗稻瘟病,B群、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92.9%、85.7%、90.3%;病圃鑑定葉瘟病級2,穗瘟病級3。

產量表現:2008年晚造參加市區試,平均畝產482.67公斤,比金優桂99(CK)增產8.25%;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9年晚造複試,平均畝產478.70公斤,比金優桂99(CK)增產9.9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9年晚造大田試驗,平均畝產532.00公斤,比金優桂99(CK)增產12.33%。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適齡壯秧。2、及時移栽,插足基本苗。3、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4、淺水移植,夠苗及時露曬田。5、做好病蟲綜合防治。

市品審小組審定意見:全優527為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金優桂99(CK)遲熟3-5天,豐產性突出,晚造米質未達優質標準,抗稻瘟病。適宜我市晚造種植。符合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