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跋毗沙門

兜跋毗沙門,又雲多聞天,是指化身於兜跋國護持佛法的毗沙門天王。

兜跋毗沙門,指化身於兜跋國護持佛法的毗沙門天王。
關於“兜跋”一詞,有多種不同看法。或有以為乃唐天寶年中(公元七四二至七五六年)吐蕃來犯時,唐人曾造立毗沙門天王像退敵。時人訛傳,曾將當時之“吐蕃”誤稱為“兜跋”,此後習俗混淆,所以才有“兜跋毗沙門”一詞。
也有一種看法認為“兜跋”應傳自中國西藏,原是指西藏宗教領袖冬季所穿的長外套,略同於“斗蓬”一詞。“兜跋毗沙門”即是穿上類似這種外套的戰袍的毗沙門,也就是武裝的毗沙門。民間即用此語以別於一般的護法毗沙門。《佛像圖匯》卷一則有四面十臂,身帶八刀,乘獅子之像,稱這為“刀八毗沙門”,或有認為此或系由“兜跋”訛轉為“刀八”所致。

神話資料

毗沙門天
毗沙門天(天名)Vaiśrava&ndotblw;a,又雲多聞天。四天王中毗沙門天之王也。在佛教中為護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華義疏云:此天恆護如來道場而聞法,故名多聞天。於胎藏界曼荼羅在外金剛部院北方之門側,於金剛界曼荼羅位於西方,夜叉主也。此天與吉祥天,從古神話時代常相關連而為夫妻,於日本台密,如歡喜天有雙身毗沙門法,但雙身者,皆男天也。其形像有多種。胎藏界曼荼羅之像,著甲冑,左掌有塔,右持寶棒,坐像也。或傳有為立像者。金剛界曼荼羅亦與之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記乞勝利神加被之修法,論其畫像曰:‘於彩色中並不得和膠,於白氎上畫一毗沙鬥神,七寶莊嚴衣甲,左手執戟槊,右手托腰上,其神腳下作二夜叉鬼,並作黑色。其毗沙門面,作甚可畏形,惡眼視一切鬼神勢,其塔奉釋迦牟尼佛。’毗沙門儀軌記,唐天寶元年,不空三藏修其法,為玄宗平定五胡亂之始終。
四大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單獨出現的場合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常以梵名音譯稱之為“毗沙門天”。相傳,毗沙門天經常維護如來道場,由此而得時時聽聞如來說法,故名多聞天王。據說他與吉祥天女是夫妻(一說兄妹)。在印度,他又是主司施福護財的善神,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眾。敦煌壁畫中的毗沙門畫像,在他渡海之際,常常散下金銀財寶。在四天王的配置關係中,他被安排率領夜叉、羅剎將等,守護北方郁單越洲。毗沙門天的形象,多為身穿甲冑的武將,面現忿怒畏怖之相。一手托寶塔,一手持稍拄地;或一手持戟,一手托腰。身青黑色,足踩二夜叉鬼。在中國佛教寺院中,因受民間神話影響,所塑多聞天王大多為頭戴毗盧寶冠,一手持傘,以表福德之意。或坐或站,腳下踩有夜叉鬼。此外,另有一種叫兜跋毗沙門天的像,身著西域式甲冑,一手捧寶塔,一手持三叉戟,以堅牢地神支其兩足。腳下蹲有二邪鬼。據說兜跋本為西域國名,後來人們以兜跋訛為刀八,又進一步誤解為刀八之意,於是塑造了各種八刀毗沙門像。兜跋毗沙門像在唐時傳到日本,後被作為能鎮護國土、拒退怨敵的神將而得尊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