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毛蒿

兔毛蒿

兔毛蒿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莖粗壯。斜升。莖基部被密厚的纖維鞘,不分枝或呈傘房狀分枝。葉具長柄。產於黑龍江、內蒙古等地。

基本信息

【拼音名】TùMáoHāo
【別名】線葉菊西伯利亞艾菊兔子毛疔毒花驚草荊草
【來源】菊科兔毛蒿Filifoliumsibiricum(L.)Kitam.,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黑龍江、內蒙古、山西、河北。
【化學成份】全草含揮髮油0.3%,黃酮類,三萜皂甙,酸性成分,糖及多糖類。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1.揮髮油水飽和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福氏痢疾桿菌、鮑氏痢疾桿菌都有抑制作用,藥液低濃度對前三種菌仍有抑菌作用。2.水煎液乙醇提取液除對上述5種菌有抑制作用外,對傷寒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安神鎮驚,調經止血。主治傳染病高熱,內服對心跳、失眠、神經衰弱效果顯著,對月經過多,月經不調也有一定療效。外用治腫癰,臁瘡(下肢慢性潰瘍)、中耳炎及其它外科化膿性感染疾病。
【用法用量】5錢,水煎服。外用以全草製成膏劑外敷。
【注意】副作用主要是初敷疼痛,故以與止痛劑合用為宜。
【備註】兔毛蒿膏製法:全草洗淨切碎水煎,合併三遍煎煮過濾,濃縮成膏狀即得。避光密閉保存。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