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原蟲病

兔腦原蟲病是由兔腦炎原蟲(Encephalitozoom cuniculi)引起的一種慢性病,通常只隱性感染。本病在很多兔場中廣泛流行,發病率為15~17%。在野兔中也有發生兔腦原蟲病的報導。 www.vetedu.com2m5`7G3~'\5N-K$W

病原形態

兔腦原蟲病是在1917年Bull首次發現的,其病原體在1992年由Wright和Craihead的檢查出的,1923年Levadit 定名為腦原蟲(E.cuniculi)。1960年Linson等發現它與微粒子蟲屬(Nosema)非常相似,故改名為Nosema。1972年 Benirschke等對Encephalitozoon和Nosema行了對比研究,發現兩者的生活史不同,而且超微結構也不同,故又重新恢復使用 Encephalitozoon這一屬名。-s$X9R0l!|+\9g0[0r!J
兔腦原蟲在分類上屬微孢子蟲綱、微孢子蟲目、微粒子蟲科。成熟的孢子呈卵圓形或桿形,長1.5~2.5μm,內有一核及少數空泡。囊壁厚,兩端或中間有少量空泡;一端有極體,由此發出極絲,沿內壁盤繞。極絲常自然伸出。孢子可用姬姆薩氏染色、革蘭氏、郭氏(Goodpasture)石炭酸品紅染色。獸醫教學參考,獸醫臨床交流,犬病輔助診斷系統 H7x2e3F.y%r

生活史

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初步認為,傳染性單位是孢子原漿(sporoplasm);其從孢子中釋出的部位是極絲末端,孢子原漿進入宿主細胞後即進行增殖,並發育為孢子。隨著孢子的成熟和分離,最後宿主細胞破裂,釋出孢子,開始新的生活周期。獸醫教學參考,獸醫臨床技術交流,犬病輔助診斷系統$d G v;[7J)E(w;@.C/E0J5e%G
症狀 本病主要通過傳染性排泄物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傳播。通常為陰性感染,在運輸、氣候變化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時就可出現臨床症狀。病兔逐漸衰弱,體重減輕,出現尿毒症;嚴重者呈現神經症狀,如驚厥、顫抖、斜頸、麻痹和昏迷。病兔常出現蛋白尿。病的末期出現下痢,後肢的被毛常被污染,引起局部濕疹,在 3~5天內死亡。
)T!q+B(r'Y8M獸醫教學參考,獸醫臨床交流,犬病輔助診斷系統病理變化 病變特徵為肉芽腫性腦炎和肉芽腫性腎炎。腦上分布有不規則的肉芽腫病灶,病灶的中心區壞死,周圍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等的浸潤。非化膿性腦炎,特別是腦損害相鄰區域的非化膿性腦膜炎是本病的特徵之一。在腎臟表現有很多散亂的針尖狀白點,或在皮質表現有小的灰色凹陷區。如腎臟廣泛受累及,則表面呈顆粒樣外觀。顯微病變為間質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同時伴有纖維化及腎小管的變性及擴張,瘢痕常從皮質表面延伸至髓質。蟲體常位於髓質部的腎小管細胞內或游離於管腔中。www.vetedu.com.T(`#G8Z+{*h,K,\

診斷

由於本病無特徵性臨床症狀,故只能根據病理剖檢作出大致診斷。用病理組織學方法在腎臟發現肉芽腫腎炎和在腦發現肉芽腫性腦炎,並在病變部位找到蟲體即可確診為腦原蟲病。2]"[1o'{9R
防治 有人用煙麴黴素(fumagillina)治療本病有效。由於對腦原蟲病的傳播方式尚缺乏了解,故對本病的控制也缺乏有效的措施。加強一般衛生防疫措施,及時淘汰受感染的幼兔,將有助於本病的預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