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該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種。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容易並發肺炎等嚴重併發症而導致死亡。

基本信息

簡介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其特點為突然發生、迅速傳播。流感病毒有甲、乙、丙型三種。甲型流感病毒共有8個基因段,可在人、禽、豬、馬等種群中傳播;乙型流感病毒也有8個基因段,目前看來僅在人類中傳染;丙型流感病毒有7個基因段,在人、豬中傳播。甲型流感可以引起大流行,病死率較高,乙型流感一般不會大流行,丙型流感的發病則呈現散發性。

症狀

流感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兒童為易感人權,尤其是嬰幼兒易並發肺部感染。可威磷酸奧司他韋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經氨酸酶的活性,切斷病毒的擴散鏈,抑制病毒的複製和擴散。小兒流感時其臨床症狀常因年齡不同而各具特點:
(1)年齡較大的患病兒童其症狀與成人相似,多表現為起病急驟,有高熱、畏寒、頭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現咽痛、乾咳、流鼻涕、眼結膜充血、流淚,以及局部淋巴結腫大,肺部可出現囉音。
(2)嬰幼兒則臨床表現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不易區分,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及肺部,病情較嚴重。患流感的兒童常突發高熱,伴全身中毒症狀及流清鼻涕,常伴嘔吐、腹瀉等,體溫波動於38~41℃,可有高熱驚厥。
(3)幼小嬰兒可有嚴重的喉、氣管、支氣管炎伴粘稠痰液,甚至發生呼吸道梗阻現象。(4)新生兒患者往往出現輕度嗜睡、拒絕食物及呼吸暫停,甚至需用人工呼吸器治療。

診斷

周圍白細胞總數大都減少,平均約為4×109/L,中性粒細胞減少顯著,淋巴細胞相對增加,大單核細胞也可增加,此種特殊血象在發病最初數日即很顯著往,往往持續10~15日,並發肺炎時白細胞總數可能大幅度下降,低達1~2×109/L,血沉率一般正常,冷凝集試驗大多陰性。

治療

兒童流行性感冒,需要使用適合孩子的藥物,不能隨意使用成人藥物,且用藥劑量需要嚴格遵醫囑。
1)西藥治療:可以使用感冒藥小兒氨酚烷胺顆粒,氨酚烷胺顆粒可以緩解兒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狀,也可用於兒童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和治療。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其成分金剛烷胺可對抗“亞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咖啡因為中樞興奮藥,能增強對乙醯氨基酚的解熱鎮痛效果,並能減輕其他藥物所致的嗜睡、頭暈等中樞抑制症狀;馬來酸氯苯那敏為抗組胺藥,能減輕流涕、鼻塞、打噴嚏等症狀;人工牛黃具有解熱、鎮驚作用。
2)中藥治療:目前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藥有板藍根,紫草,貫眾,茵陳蒿,金銀花,黃連,黃芩,連翹等數十種,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孩子情況進行選擇。

護理

(1)孩子如果出現流感症狀,需要做到早隔離、早治療。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最好能形成對流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保證孩子的休息,不要再感冒期間勞累。高燒的孩子適宜臥床休息。
(4)對患病孩子的一些用品需用熱水、來蘇水等進行消毒。
(5)對孩子的病情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呼吸等變化情況需要觀察並記錄。
(6)患病後的飲食應該以易消化、半流質的食物為主,比如牛奶、水果、豆腐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汁適合此階段的孩子。

預防

(1)流感高發季節要減少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的次數。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接觸公共設施、外出回家後都要及時洗手,清潔鼻腔,減少病毒在口咽部、鼻腔繁殖的機會。打噴嚏時套用紙巾捂住口鼻。
(3)多帶孩子到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戶外活動,進行適度的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
(4)孩子處於成長階段,需要保證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常常是導致抵抗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5)應避免孩子用手擦眼睛,眼睛是細菌侵入的一個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