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斯勒塔格佛寺

克斯勒塔格佛寺

整個佛寺建築利用克斯勒塔山體的走勢依次構建了三個高低錯落的平台。 整個佛寺建築依山體走勢高低錯落,層次分明,排列有序。 整個佛寺利用山體構建,構思奇妙,技藝精湛,工程浩大。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佛寺位於柯坪縣西北約10公里處,原柯坪縣水泥廠舊址北克斯勒塔格山前。佛寺東為蘇巴什河,南為生長茂密的胡楊林。
克斯勒塔格佛寺克斯勒塔格佛寺
 克斯勒塔格佛寺依託克斯勒塔格山體前延伸出的緩坡修建。在佛寺的構建過程中依照山體的走勢,利用山體表面坑窪粗糙的特點,將黃泥土夯築其上,構築成一個大平台。整個佛寺建築利用克斯勒塔山體的走勢依次構建了三個高低錯落的平台。然後在平台上利用夯築與大土坯壘砌築的方式修建了高大的佛堂、禪房、僧房及佛塔。整個佛寺建築依山體走勢高低錯落,層次分明,排列有序。在佛寺南面修築了一條通往頂層佛殿的台階。整個佛寺面積14854平方米,佛寺地表與山體最上部的佛堂高差達25米。在殘存的僧房牆體上尚可見有煙道及土坑,為當時僧侶燒火做飯的地方,在佛殿的牆體上還可見有佛龕。
整個佛寺利用山體構建,構思奇妙,技藝精湛,工程浩大。這種佛教寺院的建築方式在阿克蘇地區的佛教寺院建築中是最神奇、壯觀的一處。站在平地仰望佛寺,其宏偉壯觀的身姿,雄踞險關的氣勢,完全可以想見這裡在佛法集會時的宏大壯觀場面,讓人不由慨嘆古人的勤勞、智慧與偉大。
1975年在佛寺下修建水泥廠取土時,在第二層平台的佛塔下出土了兩件完整的彩繪舍利盒及泥塑佛像殘件,現收藏於自治區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