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萼血見愁

光萼血見愁

光萼血見愁,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莖直立,高30-70厘米,下部無毛或幾近無毛,上部具夾生腺毛的短柔毛。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種中文名:光萼血見愁
種拉丁名:Teucrium viscidum Bl. var. leiocalyx C.Y.Wu & S.Chow
種別名 :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香科科屬
屬拉丁名:Teucrium
國內分布:甘,鄂,陝,川
海 拔:1700
中國植物志:65(2):034
英文植物志:17:58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以下
最高海拔:1700
生 境:林下,溝邊濕地
模式采自:甘肅西固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遠安,丹江口,鄖西,襄樊,天門,監利,洪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莖直立,高30-70厘米,下部無毛或幾近無毛,上部具夾生腺毛的短柔毛。葉柄長1-3厘米,近無毛;葉片卵圓形至卵圓狀長圓形,長3-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闊楔形至楔形,下延,邊緣為帶重齒的圓齒,有時數齒間具深刻的齒彎,兩面近無毛,或被極稀的微柔毛。假穗狀花序生於莖及短枝上部,在莖上者由於下部有短的花枝因而儼如圓錐花序,長3-7厘米,密被腺毛,由密集具2花的輪傘花序組成;苞片披針形,較開放的花稍短或等長;花梗短,長不及2毫米,密被腺長柔毛。花萼小,鐘形,長2.8毫米,寬2.2毫米,外面密被腺長柔毛, 內面在齒下被稀疏微柔毛,齒緣具緣毛,10脈,其中5副脈不甚明顯,萼齒5,直伸,近等大,長不及萼筒長的1/2,上3齒卵狀三角形,先端鈍,下2齒三角形,稍銳尖,果時花萼呈圓球形,直徑3毫米,有時甚小。花冠白色,淡紅色或淡紫色,長6.5-7.5毫米,冠筒長3毫米,稍伸出,唇片與冠筒成大角度的鈍角,中裂片正圓形,側裂片卵圓狀三角形,先端鈍。雄蕊伸出,前對與花冠等長。花柱與雄蕊等長。花盤盤狀,淺4裂。子房圓球形,頂端被泡狀毛。小堅果扁球形,長1.3毫米,黃棕色,合生面超過果長的1/2。花期長江流域為7-9月,廣東、雲南南部自6月至11月。 血見愁(原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莖被疏柔毛或近無毛;花萼無毛,果時外壁角質化,極光亮;花白色。

產地功用

產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及湖北西部;生於山地林下,海拔約1700米以上的水溝邊。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西固。全草入藥:用於感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