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臉鯛

光臉鯛

生活在紅海和印度洋的一種會發光的魚。它的兩個眼窩下緣各有一個新月狀的大型發光器。在海底,一條光臉鯛發出的光,能使離它兩米遠的人看清手錶上的數字。潛水員常抓住它裝入塑膠袋當手電用。

基本信息

36年前的1964年,一位海洋生物學家戴維.弗里特曼在紅海首次發現一種十分奇特的閃光魚——光臉鯛。它的身體只有7厘米~10厘米長。

這種小魚生活在紅海和印度洋的不到10米深處,或者在較深的珊瑚礁上,發出的光十分明亮,在水下18米遠處就能發現它。

一條光臉鯛所發的光能夠使人在黑夜看清手錶上的時間,所以潛水員常常把它們捉住後放在透明的塑膠袋中,作為水中照明之用。

海洋生物學家認為,到目前為主,光臉鯛的發光亮度在所有發光動物(包括陸生動物和海洋動物)中是最亮的,因此有“壯觀的夜魚”之稱。

尤其引人感興趣的是,光臉鯛的眼睛下緣不僅有很大的一層暗色的皮膜,附著在它的發光器官的下面。皮膜一會兒上翻,遮住了它的發光器官,一會兒又下拉好似電燈開關一樣,一亮一熄,閃藍出黃綠色的光。這種奇妙的閃光現象,在魚類中是十分罕見的。

白天,光臉鯛隱匿在洞穴或珊湖礁中,僅在沒有月光的夜晚才冒險出來,常常12條~60條一起活動,多時可達200條。它們不成線狀排列,而排成球形佇列。

當它們一齊拉下皮膜時,群魚的發光器官好似無數的明亮星星,組成了一個巨大的亮球,以此來引誘小型甲殼動物和蠕蟲作為自己的食物,但同時,也不可避免招來了一些大型的兇猛魚類。當它將要受到威脅或襲擊的時候,會立即巧妙地拉上了皮膜,頓時漆黑一團,它則乘機溜之大吉。

光臉鯛的正常閃光是每分鐘2次~3次,受到驚擾時,次數明顯增加,每分鐘可以達到75次,以此來模糊敵人的視線,這是它逃避致害的又一種方式。

像許多其它魚類一樣,光臉鯛的發光也依賴於共生髮光細菌作為它的光源。據測定,這種魚的一個發光器官中大約有10億個發光細菌。這些細菌侵入到魚的發光器官上,為自己安排了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寄主則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養料,它們也幫助寄主引誘食物和逃避敵害。由發光細菌共生而引起的發光現象,甚至在動物體死後的幾小時,還能繼續發光。

最近,一個海洋生物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把捕捉到的光臉鯛放在室內的水族箱裡,同時做了一個能閃光的臉鯛的精細模型。當模型放入水族箱的時候,光臉鯛就紛紛向模型游來,並拉下皮膜、閃顯出黃綠色的光。這說明了光臉鯛的閃光是彼此聯絡的信號,也是它們群居生活的一個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