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粒

光粒

光粒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宇宙中高級文明對低級文明進行清理的武器之一,較為常見。比如危機紀元153年,187J3X1恆星被光粒摧毀。

基本信息

拼音:

guāng lì 注音:ㄌㄧ ㄍㄨㄤ

對地球文明進行黑暗森林打擊的高級文明將其稱之為質量點。

出處

出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黑暗森林狀態下高級文明對其他文明的打擊方式之一。

作用

高級文明用以對其他文明施行黑暗森林打擊,在不對目標進行探測的情況下發出。目標一般為恆星。

原理

以光速沖向打擊目標的小質量物體,利用相對論效應使質量劇增,一般是直接攻擊打擊目標的恆星以致摧毀行星系。

實戰情況

危機紀元153年,187J3X1恆星被光粒摧毀;

危機紀元204年,人類觀測到187J3X1恆星被光粒摧毀;

(光粒發射時間在危機紀元8年至危機紀元153年之間。)

廣播紀元3年10月,半人馬座α星(三體文明恆星)之一被光粒摧毀,三體文明覆滅;

廣播紀元7年,地球觀測到三體世界被光粒摧毀。

原文描述

“您知道,187J3X1正處於像太陽一樣的穩定期,是絕對不可能成為爆發成新星的。而且我們觀測到了它被摧毀的過程:一個接近光速的物體擊中了187J3X1,那東西體積很小,他們把它叫做光粒,它穿過恆星外圍氣層的那一瞬間才從尾跡被觀測到,光粒雖然體積小,但由於十分接近光速,它的質量被相對論效應急劇放大,擊中目標時已經達到187J3X1恆星的八分之一,結果立刻摧毀了這恆星,187J3X1的四顆行星也在爆炸中被汽化。”
——《三體II·黑暗森林》

災難發生時,三體行星正處於一個穩定的恆紀元中,圍繞著三星中的一顆恆星運行,軌道半徑約0.6個天文單位。恆尾被光粒擊中後,光球層和對流層上被擊出一個巨大的裂孔,孔的直徑達五萬千米,可以並排放下四個地球。不知是偶然還是攻擊者有意為之,光粒擊中恆星的位置正在行星運行的黃道面上。從三體行星上看去,那個太陽的表面出現了一個光度極強的亮斑,它像熔爐的大門,太陽深處的強輻射通過裂孔,穿透光球層、對流層和色球層,直接照射到行星上。暴露在光斑下的那個半球之上,處於室外的生命在幾秒鐘內就被烤焦。接著,恆星內部的物質從裂孔噴涌而出,形成了一股五萬千米粗的烈焰噴泉。噴出的太陽物質溫度高達上千萬攝氏度,一部分在引力的作用下落回太陽表面,一部分則達到了逃逸速度,直衝太空。從行星上看去,太陽表面仿佛長出了一棵燦爛的火樹。約四小時後,噴出物質穿過0.6個天文單位的距離,火樹的樹頂與行星軌道相交。又過了兩個小時,運行中的行星接觸了火樹的樹梢,然後在噴出物質帶中運行了三十分鐘,這段時間,行星等於是在太陽內部運行,噴出物質經過太空的冷卻後仍有幾萬攝氏度的高溫。當行星移出噴出物質帶後, 它已經是一個發出暗紅色光芒的天體,表面均被燒熔,岩漿的海洋覆蓋了 一切。行星的後面拖著一道白色的尾跡,那是被蒸發的海洋的水蒸氣;而後尾跡被太陽風吹散,行星變成了一顆披散著白色長髮的彗星。

——《三體III·死神永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