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物質

光敏物質或光感物質是光毒反應和光敏反應的“幫凶”,它們能誘發或激發光反應。為了保護皮膚不患光反應病,應該知道哪些是光敏物質。

基本簡介

光敏物質或光感物質是光毒反應和光敏反應的“幫凶”,它們能誘發或激發光反應。對大多數人來說,完全不曬太陽不大可能,但儘量少曬是不難做到的。可是,一旦沾上光敏物,即使是一般的接觸日光,也可能發生反應,甚至強烈反應。天生光過敏者為數不多,而因光敏物質引發的光反應卻很常見。為了保護皮膚不患光反應病,應該知道哪些是光敏物質。曾有過光敏病史者、過敏體質者、近期內戶外活動頻繁者,要更加警惕,儘量不接觸、不服用或食用已知光敏物質,

植物

含光敏物質的植物有芥菜、油菜、菠菜、雪菜、紫雲英、馬蘭頭、蕎麥、萵苣、槐花、馬齒莧、龍芽草、無花果等。

消費提醒

光敏物質光敏物質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吃上幾百克芹菜,大概還不至於達到讓皮膚容易被紫外線損傷的地步。如果正好碰上“生病”的芹菜,或者是對陽光過敏的皮膚,就需要另當別論了。
對於時尚女性來說,瘦身與美白大概都能入選最為關注的幾個主題。而蔬菜是科學支持“有助於瘦身”的少數幾種食物之一。在許多女性下定決心為了瘦身大吃蔬菜的時候,卻又有專家列出一堆蔬菜說“小心!這些蔬菜含有光敏性物質,會傷害你的皮膚……”
於是,面對蔬菜,吃,還是不吃,也就成了問題。
芹菜惹的禍
198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提到了這樣一件事情:在某家食品商店裡,127個工人中有30個人手臂上出現了皮疹。其中,農產品部的8名工人全都出現了症狀,也就自然讓人懷疑罪魁禍首在生鮮食物之中。根據歷史傳說,人們懷疑是芹菜惹的禍。而分析檢測發現,這個商店賣的芹菜品種中含有很高濃度的光敏物質。
1994年發表了另一項類似的事故調查。有一年以色列南部有11名收割芹菜的農民發生了皮炎。通過對他們的詢問,發現那段時間日照良好,而他們工作時都沒有採取防曬措施。對芹菜的檢測發現,其中的光敏物質含量高達每公斤84毫克,而同年北方的芹菜中卻只有每公斤35毫克。
這種因為接觸蔬菜而導致的皮膚症狀被稱為“植物光化性皮炎”。類似的事情並不罕見,而懷疑對象往往都是指向芹菜。
以芹菜為代表的一些植物會產生一類叫做“呋喃香亞素”的物質,其中最有名的一種叫做“補骨脂素”。這種物質的分子很小,可以直接穿透細胞到達DNA上。在通常情況下,它只是呆在那裡直到最後被清除。但是如果給點陽光它們就會燦爛起來——其實是陽光中的紫外線,所以紫外線照射有同樣效果。它們會跟DNA結合,從而讓DNA就失去複製能力,於是跟DNA有關的活動都不能再進行。
有許多皮膚症狀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這些微生物的生命力極其旺盛,難以剿滅。而紫外線照射是對付它們的一種常規療法。如果施以補骨脂素,再加上紫外線照射,那么所需要的紫外線強度就會大大降低。這就是皮膚病治療中的PUVA療法。濕疹、牛皮癬、白癜風,都可以採用這樣的療法。而健康的皮膚塗了之後,也更容易曬黑。在美國,曬黑皮膚是一種時尚,於是補骨脂素也就曾經被用到了助曬乳液中。不過它的助曬效果太強了,很多人不但曬黑了,還被曬傷了,於是到後來就被停止了使用。另一方面,紫外線照射本身能增加皮膚癌的風險,而補骨脂素的使用會使得這種風險增加得更多。所以,在治理皮膚病的PUVA療法中,需要醫生來權衡得失。
顯然,光敏物質確實可以傷害皮膚。但是,那些傷害的案例都是直接作用於皮膚的。我們關心的還是:當蔬菜吃到肚子裡,經過消化吸收,還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嗎?
因為補骨脂素,或者更廣泛一些,呋喃香亞素,是小分子物質,不能被烹飪破壞,也不用經過消化而能夠直接吸收,然後隨著血液運送到皮膚。所以,在PUVA療法中,補骨脂素也可以通過口服來使用。
所以,如果要追求“絕對安全”,那么那些蔬菜確實“含有”能夠傷害皮膚的物質。現在,“那些蔬菜還能不能吃”的問題就轉化成了:那些蔬菜中含有多少光敏物質?吃多少蔬菜才能達到傷害皮膚的程度?
在媒體上列出的光敏性蔬菜有芹菜、萵苣油菜、菠菜、莧菜、小白菜,科學文獻中列出來的有歐防風、芹菜、胡蘿蔔、蘿蔔等等。其中,歐防風和芹菜是含量最高的,吃蔬菜與光化性皮炎的研究一般也是針對這兩種蔬菜。
“有病”的蔬菜傷害大
不過,比較麻煩的事情是,蔬菜中的這些光敏物質的含量除了跟品種有關,主要還跟種植狀況有關。因為這些物質是植物產生出來抗病的,所以沒有病害威脅的就會產生得很少甚至沒有,而“有病”的就會很高。
加拿大曾經在2001年發表過歐防風和芹菜的呋喃香亞素檢測結果。在檢測的110個歐防風樣品中,最高的每公斤145毫克,平均15.1毫克,最低的無法檢測到。而在114個芹菜樣品中,有88個能夠檢測到,最高的每公斤15.2毫克,在能檢測到的樣品中平均是1.9毫克。
瑞士科學家在1991年曾經發表過一項研究,4個志願者各吃了300克呋喃香亞素含量為每公斤28.2毫克的芹菜根,然後進行紫外光照射,沒有觀察到不良反應。而2007年英國的一項研究則是12個志願者吃了200克歐防風之後2小時照射紫外線,也沒有發生不良反應。
從這些研究結果看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吃上幾百克芹菜,大概還不至於達到讓皮膚容易被紫外線損傷的地步。而光敏物質含量比芹菜還要低的其它蔬菜,應該就更用不著擔心了。當然,如果正好碰上“生病”的芹菜,或者是對陽光過敏的皮膚,就需要另當別論了。
不過,無論如何,即使運氣不好吃到了光敏物質含量很高的蔬菜,也並不意味著就會變黑或者發生皮炎。畢竟,沒有紫外線(或者太陽光)的照射,這些光敏物質也不能作惡。另一方面,不管吃沒吃光敏物質,避免紫外線或者太陽光都是有必要的——畢竟,它們本身就能夠傷害你的皮膚。光敏物質,只是助紂為虐,本身並無作惡能力。

致病作用

光敏物質光敏物質--芹菜

光接觸性皮炎的常見光敏物有化妝品,如香料(佛手柑香油、檸檬油、檀香油),不純淨的凡士林等;染料,如雷夫諾爾、美藍、伊紅等;藥品,如磺胺,外用止癢藥如苯唑卡因等;工業品,如瀝青;遮光劑,如對氨基苯甲酸及其脂類化合物;皂類鹵化酚類,如六氯酚、三溴水楊酸胺等;香豆素類,如甲氧基補骨脂素、三甲基補骨脂素、白芷素等;螢光增白劑。
致光線性藥疹的常見藥物 磺胺藥及其衍生物,口服降糖藥,如磺胺丁脲、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等;抗菌藥,如四環素類、灰黃黴素、萘啶酸等;二甲胺酚噻嗪類藥,如氯丙嗪、異丙嗪等;利尿藥,如克脲塞、雙氫克脲塞等;抗組織胺藥,如苯海拉明、撲爾敏、去敏靈等;抗瘧藥,如氯喹等;安定藥,如利眠寧;水楊酸鹽類,如阿司匹林、水楊酸鈉等;口服避孕藥、雌激素等。
致光感性皮炎的動植物類 動物如泥螺;植物如灰菜、紫雲英、小白菜、莧菜、薺菜、蘿蔔葉、油菜、芥菜、菠菜、馬齒莧、萵苣、蕎麥、槐花無花果及竹枝寄生菌等。
致光感性皮炎的中草藥 荊芥、防風、沙參、獨活、白鮮皮、白芷、補骨脂、芸香、毛莨及龍芽草等。
曾有光過敏病史者、過敏體質者、近期內戶外活動頻繁者,要更加警惕,儘量不接觸、不服用或食用上面列舉的東西。

注意事項

光敏物質光敏物質--萵苣

首先,最有效的治療是遠離過敏原。

其次,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對有氣喘病、青光眼、腎及肝的病患者,在服用任何抗組織胺藥物之前務必非常謹慎。例如,目前不建議使用息斯敏,因為它的副作用。(息斯敏有嚴重的心臟毒性反應,可導致心律失常,或者引發室顫,導致死亡)過敏是免疫系統失調所致,這種在人生某一階段所產生的失調情形,並不因此就得注定終身受困,可依藉適當的營養與運動來維護免疫系統功能正常運作。

過敏症,預防重於治療。應該從注意生活起居、飲食調理得當和適當的體育鍛鍊做起。首先,在早春時節,氣溫仍然寒冷,在寒冷空氣的刺激下,甲狀腺功能亢進,消耗熱量,使人體耐力和抵抗力減弱。因此,飲食上仍以高熱量為主,除多食豆類製品外,還可食用糯米製品、黃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還要增加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蛋、蝦、魚類、牛肉等食物,這些食物中富含胺基酸,具有增加人體耐寒能力的作用。此外,要攝取足夠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如維生素D具有抗病毒能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小白菜、蕃茄類蔬菜以及柑桔、檸檬等水果;維生素A則可以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道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能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胡蘿蔔等。 維生素E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功能,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富含維生素E的有捲心菜、花菜、芝麻等食物。此外,黑木耳和蘑菇也是不可缺少的食物。再就是要有適當的戶外活動,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對預防春季過敏症大有益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