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戲劇

先鋒戲劇

先鋒戲劇,指關涉形式探索和藝術精神的一種導演的小眾藝術。在中國,從《戀愛的犀牛》開始,先鋒戲劇開始廣為人知。中國著名先鋒戲劇導演有孟京輝、牟森、張廣天、王曉鷹、王翀等人。先鋒話劇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稱謂,它是相對於傳統話劇而言的,指的是戲劇結構和表現方法區別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戲劇體系的話劇。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先鋒戲劇《戀愛的犀牛》中國先鋒戲劇《戀愛的犀牛》

先鋒戲劇,關涉形式探索和藝術精神的一種導演的小眾藝術。在商業化的市場形態已經形成的前提條件下,先鋒戲劇也慢慢的走向了商業化和大眾化。

“先鋒”一詞最早出現在18世紀,是最初用作軍事術語。其性質至少包含了這幾面:前沿性;冒險性;艱巨性。到了19世紀後半葉,先鋒的概念才與文學藝術產生聯繫。

歷史

起源

中國大陸的先鋒話劇肇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那時候,環境鬆動,戲劇家團體開始出國訪問,到歐洲各地看他們的戲劇發展。國內也開始有人做一些嘗試,這在當時被稱為探索戲劇。

80年代

80年代,林兆華等人排的《絕對信號》被視為第一部先鋒話劇。這一時代,主要是傳統導演中的叛逆者的實驗。他們的實驗引起了話劇界的爭議。

90年代

90年代,牟森,孟京輝等學生開始大規模實驗,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2000年以後

先鋒戲劇趨於沉寂,與商業合流的趨勢初顯。

發展

中國

先鋒戲劇先鋒戲劇
在中國從《戀愛的犀牛》開始,先鋒戲劇開始廣為人知,廣為人看。很多年輕人把走進小劇場看先鋒戲當作一種時尚,話劇演出消費開始列入工薪族的開支。由此戲劇演出開始改變了以前北京人藝一枝獨秀的市場格局,在傳統“現實主義”表演方法之外尋找到一種完全不同的表演樣式。

主要作品有高行健、劉會遠的《絕對信號》、劉錦雲的《狗兒爺涅盤》、林兆華的《三姊妹·等待戈多》、《哈姆雷特》 、《理查三世》,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等。

中國著名先鋒戲劇導演有孟京輝、牟森、張廣天、王曉鷹、王翀等人。

西方

在西方,先鋒藝術在20世紀達到高潮,尤其在戲劇領域方面出現了象徵主義戲劇、未來主義戲劇、皮蘭德婁怪誕劇、表現主義戲劇、布萊希特敘事劇、超現實主義戲劇、薩特存在主義戲劇、荒誕派戲劇、漢德克說話劇、萊因哈特製宜主義戲劇、梅因荷德構成主義戲劇、阿爾托殘酷戲劇、布魯克空間戲劇、格洛托夫斯基簡樸戲劇等。這一時期的戲劇彼此之間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它們都在某些方面對傳統戲劇進行了反叛,並創造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鮮明特徵。可以這么說先鋒派戲劇是建立在傳統戲劇廢墟上的建築物。

西方戲劇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19世紀末,進入了現實主義階段。這是對傳統理性主義戲劇觀念的最高體現。現實主義戲劇有具體的物質環境、準確的時代氛圍、和諧穩定的空間、均勻流動的時間、邏輯合理的事件和個性飽滿的人物形象,語言流暢自然,符合身份,具有個性;布景真實,燈光照亮演員及整個舞台,演出嚴格限於舞台之上;導演事前組織排演,演員在舞台上努力模仿真實生活,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批評家和藝術家在演出後做出評論與歸納。這些都是以理性為基礎,通過模仿活動,追求真實的藝術觀念在戲劇中所達到的成就,形成了一整套有關劇場常規。

代表作品

《絕對信號》
《母親的歌》
掛在牆上的老B
《魔方》
《閒人三部曲》
《等待戈多》
《零檔案》
《思凡》
《戀愛的犀牛》
《我愛XXX》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切·格瓦拉》
《聖人孔子》
《陰道獨白》

藝術評價

先鋒戲劇先鋒戲劇
小劇場實驗話劇是當代中國最前衛,最具人文主義情懷行為藝術,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也具有極強的娛樂效果,是內地非常受推崇的文化現象,在京滬等經濟發達地區是被認可的文化與時尚的標誌,同時也是被中青年廣為接受的高層次文化消費,現已形成較穩定的觀眾群,並已被納入主流文化之中.在新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文化交流的頻繁,小劇場話劇必將被疆內更廣泛的人群了解與喜愛,尤其是充滿理想與熱情的青年,必將對這種積極向上並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現在的實驗話劇更多的具備了流行文化的某些特徵,雖然仍有別於主流,但更多的是與市場接軌的痕跡,也要關心觀眾的需求,不再一味的只追求個人情調和所謂藝術的深刻,而是和生活更多的接觸,反映普通的小人物的內心,這使得實驗話劇的發展有了更大的空間,林兆華李六乙孟京輝等老中青實驗話劇導演通過不懈的努力,為實驗話劇開拓了市場,培養了一批固定的,高素質的觀眾,尤其是孟京輝的作品,通過商業的運作,已經實現了良好的效益。《壞話一條街》、《思凡》、《愛情螞蟻》、《我愛XXX》等劇曾風靡一時,《戀愛的犀牛》更是創下了連演四十場,場場爆滿的記錄,實驗話劇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