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漢語詞語]

兄弟[漢語詞語]

兄弟,是指哥跟弟,泛稱意氣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兄弟,簡單兩個字卻承載著許多的感情.兄弟,是親情的另一種詮釋。兄弟二字一直為人們所傳揚,如今也越來越多用在日常中對於朋友和陌生人的稱呼,這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減少隔閡,是中華文化傳承中“四海皆兄弟”的一種延續。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兄弟兄弟

兄弟 xiōngdì

(1) 哥哥和弟弟

(2) 古代對同等宗親的稱呼

(3) 古代姐妹亦稱兄弟

(4) 古代對姻親之間同輩男子的稱呼

(5) 古代對親戚的統稱

(6) 指同等國家或王室

(7)比喻兩者相似,不相上下

(8) 泛稱意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 兄弟 xiōng di

(1) 專指弟弟

(2) 男子自稱

(3) 男同性戀

引證解釋

1.哥哥和弟弟。《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詩·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鄭玄 箋:“人之恩親,無如兄弟之最厚。”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絕。” 元 李直夫 《凍蘇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斷了再難續。”

2.姐妹。古代姐妹亦稱兄弟。《孟子·萬章上》:“ 彌子 之妻與 子路 之妻,兄弟也。”《明史·費宏傳》:“ 宏 從弟編修 寀 ,其妻與 濠 妻,兄弟也。”

3.古代對同姓宗親的稱呼。《儀禮·喪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 鄭玄 註:“兄弟,猶言族親也。”《詩·小雅·常棣序》:“常棣,燕兄弟也。” 孔穎達 疏:“兄弟者,共父之親,推而廣之,同姓宗族皆是也。”

4.古代對姻親之間同輩男子的稱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聯兄弟。” 鄭玄 註:“兄弟,昏姻嫁娶也。” 孫詒讓 正義:“謂異姓兄弟也。”《儀禮·曾子問》:“如壻之父母死,則女之家亦使人吊……壻已葬,壻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喪,不得嗣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許諾而弗敢嫁,禮也。”《公羊傳·僖公二十五年》:“其言來逆婦何?兄弟辭也。” 何休 註:“ 宋 魯 之間名結婚姻為兄弟。”

5.古代對親戚的統稱。《詩·小雅·伐木》:“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鄭玄 箋:“兄弟,父之黨,母之黨。”《儀禮·士冠禮》:“兄弟畢袗去。” 鄭玄 註:“兄弟,主人親戚也。” 清 鳳韶 《鳳氏經說·九族無外兄弟有外》:“經稱兄弟,同異姓皆有之。”

6.指同姓國家。《書·蔡仲之命》:“懋乃攸績,睦乃四鄰,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孔 傳:“以蕃屏王室,以和協同姓之邦。”《晏子春秋·問上七》:“昔吾先君 桓公 ,有 管仲 夷吾 保乂 齊國 ,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糾合兄弟,撫存 冀州 。” 張純一 校註:“謂兄弟之國。”《史記·晉世家》:“ 曹 , 叔振鐸 之後; 晉 , 唐叔 之後,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

7.比喻兩者相似,不相上下。《論語·子路》:“子曰:‘ 魯 衛 之政,兄弟也。’” 何晏 集解:“ 魯 , 周公 之封; 衛 , 康叔 之封。 周公 康叔 既為兄弟, 康叔 睦於 周公 ,其國之政,亦如兄弟。” 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評論 魯 衛 二國之政相似,如 周公 康叔 之為兄弟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孟陽 景陽 ,才綺而相埒,可謂 魯 衛 之政,兄弟之文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在 中國 的王道,看去雖然好象是和霸道對立的東西,其實卻是兄弟。”

8.泛稱意氣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稱友情深篤的人。 元 鄭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 唐童 何足道哉!”《水滸傳》第七五回:“ 吳用 道:‘哥哥,你休執迷!招安須自有日,如何怪得眾兄弟們發怒?’” 知俠 《鐵道游擊隊》第四章:“兄弟們,酒喝夠了,快吃飯吧!” 清 劉大櫆 《送張閒中序》:“於是吾徒夙與 張君 有兄弟之好者,各為歌詩以送之。”

9.對弟弟的稱呼。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思量了,兄弟 歡郎 忒年紀小。”《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 王爵 見了兄弟病勢,已到十分,涕泣道:‘怎便狼狽至此?’” 魯迅 《故事新編·採薇》:“﹝ 伯夷 ﹞把手一擺,意思是請兄弟在階沿上坐下。”

10.男子自稱。《老殘遊記》第三回:“那年,兄弟署 曹州 的時候,幾乎無一天無盜案。” 孫中山 《國民會議足以解決中國內亂》:“諸君,兄弟向來主張和平統一的人。”

11、男同性戀。《金瓶梅》第九十六回:“這侯林兒晚夕乾經濟後庭花,足幹了一夜。到天明,同往城南水月寺。眾人看見敬濟,不上二十四五歲,白臉子,生的眉目清俊,就知是侯林兒兄弟,都亂調戲他。”

基本含義

兄弟,是指由婚姻或生育而產生的人際關係,同父或同母所生的男孩之間的血緣關係,後來用於表述家族內同輩分或者社會交往中感情很好的男性(女性)朋友關係,也指關係好的朋友。

兄弟就是手心和手背:當撫摩榮譽感受溫暖的時候,讓給了弟弟;當抵禦寒冷迎接挑戰的時候,有哥哥的保護。兄弟,有福可能不必同享,但有難必定同當。

父系親疏分法

最早的5級兄弟
天祖 族四世祖 親同姓
高祖 族曾祖 族祖 族父——族伯/族叔 族兄弟
曾祖 從祖 從父——從伯/從叔 從祖兄弟 從兄/從弟
伯父/叔父 從父兄弟
兄/弟
註: 該表為唐代以前較為原始的親屬稱謂序列,唐代以後親屬稱謂的意涵變得多元化、複雜化了,如從祖兄弟也稱 三從兄弟 。親同姓,則表明出 五服 、坦免了,誅九族也不受牽連。

①兄弟本義:同父的男子之間互稱為(親)兄弟。吳語中略同嫡親弟兄。

②從父兄弟:共祖父不共父的平輩人之間互稱為從父兄弟。略同叔伯兄弟(叔父、伯父之子)。吳語謂之門房弟兄。

③從祖兄弟: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輩人之間互稱為從祖兄弟、堂兄弟。別稱再從兄弟(재종형제)

。吳語謂之隔房弟兄。

④族兄弟:同一高祖不同曾祖的同輩人之間互稱為族兄弟、宗堂兄弟。也有稱三從兄弟的。

⑤親同姓:同一天祖但不同高祖的同輩人之間互稱為親同姓、宗族兄弟。

當今簡化的兄弟
天祖 族四世祖 <族兄弟>,<堂兄弟>
高祖 族曾祖 族祖 族父——族伯/族叔 族兄弟,<堂兄弟>
曾祖 從祖 從父——從伯/從叔 再從兄弟,<堂兄弟>
伯父/叔父 堂兄弟
兄/弟

母系、外系分法

同胞兄弟:同一個母親所生的男性後代之間的血緣關係。同胞兄弟既可以是同父同母,也可以是同母異父。

舅表兄弟:母親的哥哥、弟弟所生的兄弟。

姨表兄弟/姨兄弟:母親的姐姐、妹妹所生的兄弟。

姑表兄弟:父親的姐姐、妹妹生的兄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