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螭耳對瓶

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螭耳對瓶

瓶盤口,長頸,瘦腹,台足,頸部兩側各附一象首環耳。形制高大魁偉。胎質潔白,釉色透明,青花色澤靚麗濃艷。自口至足共繪八道紋飾,分別為纏枝菊花、蕉葉、雲鳳、纏枝蓮、海水雲龍、海濤、纏枝牡丹以及雜寶蓮瓣,層次清晰,繁而不亂。頸部蕉葉紋之間書有紀年銘文:[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里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證明此瓶原為寺廟供器。此瓶共有一對,紋飾及銘文均相同,是現存最為重要的、有確切紀年的典型元代青花釉里紅瓷器。

底部

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螭耳對瓶 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螭耳對瓶

青花與釉里紅瓷的典型代表器。

從青花瓷瓶底部露胎處觀看,圈足外削處胎土呈奶黃色,糍糯細膩滑潤,跳刀痕明顯。但圈足內處處呈現蜂窩孔隙,形似瀑布下的石灰岩壁,20倍放大鏡下千蒼百孔,沒有一點滑潤之感,舌添試無鹹味,應該為淡水長期沖刷所致。另一釉里紅瓷瓶外圈足斜削處與青花瓶一樣糍潤,圈內土沁痕跡斑斑,卻非常潤滑,斷定在池湖中淺泥沙動盪磨擦所致。底部呈顯的這些現像足已證明瓶在湖池水中沉睡多年。

釉面

對瓶底部 對瓶底部

兩瓶皆上青白釉,釉里紅瓶,釉百滋潤晶亮如玉,幾百年如此潤滑,筆者認為與長年累月埋在泥沙中有關,而青花瓶的釉色雖然白里透青,但比之釉里紅釉要遜色許多,筆者認為是浮在泥沙上面水浪長年累月沖刷退釉所致。

紋飾 色彩

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螭耳對瓶 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螭耳對瓶
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螭耳對瓶 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螭耳對瓶

這對瓶為傳統中國圖案組成,腹部主題紋是一對追逐嬉戲的雲龍,完全與《青花釉里紅瓷辨偽》226頁介紹元代龍紋 “龍身秀長,頸細,張嘴,有胡無須,頭上無披髮,雙角長如鹿角,背脊如火焰,龍身有鱗紋繪成半圓弧,三爪如鷹爪,四肢飾三條飄帶狀毛髮,蛇尾或金魚尾。”完全吻合。除頸部青花瓶繪的是花卉,釉里紅瓶繪八寶紋外,其它部位飾鳳完全相同,口沿繪十字葉紋,上頸實心蕉葉紋,圈足用露蓮紋裝飾,共五層飾紋繁而不褥。

此對瓶的造型與英國大維德收藏象耳瓶型體,胎土畫風比之略簡而十分接近,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元青花雲龍紋罐的雙龍追逐的畫風基本一致。與2013年11月29日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鎮江尋珍《元青花釉里紅雲龍紋雙象耳口瓶》的雲龍紋畫風完全吻合 。筆者認為,此對瓶應為元代至正。十一年前期的代表性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