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蒙青卞隱居圖軸

元王蒙青卞隱居圖軸

元王蒙青卞隱居圖軸為元朝王蒙的書畫作品。縱140.6厘米,橫42.2 厘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圖右上題署:"至正廿六年四月黃鶴山人王叔明畫青卞隱居圖。"至正廿六年為1366年,作者時年五十九歲。

作者簡介

王蒙(1308-1385),字叔明,號黃鶴山樵,吳興(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元代有名書畫家趙孟頫的外孫。在繪畫技法上得益於家業,也繼承了董源、巨然的畫風。他擅畫山水畫,也工詩文書法,講究文人的筆墨韻味,使詩、書、畫有意識地融為一體。其畫筆法蒼勁有力,常作險峻奇偉的山勢,墨色秀潤,設色鮮艷明快,獨具風貌,在元代畫家中可謂獨樹一幟。元末曾為小官,明初任泰安知州,坐胡惟庸案,死於獄中。工詩文書法,為"元四家"之一。

他的不少山水畫都反映了當時棄官避世隱居的思想。《青卞隱居圖》也是表現這類主題的,是他的水墨山水畫的傑出代表作。此圖畫吳興卞山的景觀,曲盤直上的山峰,布局繁密,結構複雜,但層次感分明。山坳中草堂數間,層巒疊嶂,溪澗飛瀑直瀉,繁茂的山石樹木,採用乾濕互用的筆墨,使之富有變化,而焦墨點綴的山頭,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江南一片朦朧濕潤的勃勃生機。其整體風格蒼渾秀逸,氣勢不凡,給人以強烈的衝擊力和感染力,說明他對自然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也顯示王蒙山水畫達到了一個很高的藝術水平。晚明大書畫家董其昌極其推崇此畫,評其為“天下第一王叔明”。

王蒙是趙孟頫的外孫,家學淵遠。他出生在動盪時代,二十多歲就隱居在浙江黃鶴山,號稱黃鶴山人。王蒙是技法全面的畫家,思想與倪瓚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他的畫與倪瓚有很大的不同,倪瓚是“簡而又簡”,王蒙是“繁上加繁”。他學習趙孟頫的繪畫理論,又受北宋山水畫山石重疊、溪流婉轉、樹木茂盛的影響,表現山水的繁複以及山勢的氣韻流動。這件作品是他五十九歲時所做,幾乎集中了他所有的皴法,特別是他首創的解索皴,被公認是傳世作品中最好的一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