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戲曲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一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4月1日)
平裝: 24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0開
ISBN: 7301061706
條形碼: 9787301061701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1 cm
商品重量: 200 g

內容簡介

全書分上下二篇。上篇講述雜劇的創作,下篇講述南戲和傳奇的創作。每篇的第一講均著眼於創作的歷史線索、發展情況,並對重要的文學現象進行評析。其後諸講則偏重作家作品的論述,時而兼及一些戲曲史上的問題,並關注學界的研究狀況。

媒體評論

引言
中國的戲曲藝術源遠流長。關於中國戲曲的起源、關於是否存在古劇以及古劇的面貌等問
題,至今在學術界仍是眾說紛紜,未有一致的看法。現在活躍在舞台上的戲曲形式,推考其雛
形的形成時間,學界多認為產生於北宋末年。而中國的戲曲文學作品,現在保存下來的最早的
本子是元末的雜劇刊本,即“元刊雜劇三十種”;南戲則有明嘉靖重寫的永樂大典本[1],其
中的《張協狀元》,有研究者認為可能保存了南宋末的面貌。
元明清三代戲曲藝術多方面發展,一再取得輝煌的成就。其中元明時期是我國曲牌聯套體
曲興起、成熟的時期。雜劇、傳奇作為中國戲曲文學史上兩種重要的劇本形式,在元明兩代
發生、發展,相互影響,產生了大量優秀的劇本,為舞台提供了眾多的精彩劇目。同時,在音
樂、表演、舞台美術方面,元明兩代亦是中國戲曲發展的重要階段。
清代,雖然傳奇劇本的寫作仍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雜劇的創作繼續發揮著元明兩代的餘緒
,但舞台演出的成就更引人注目。在這一時期,崑曲的演出達到極盛、花部勃興、京劇最終脫
穎而出,中國的戲曲發展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本課程力圖對元明戲曲創作的重要現象、重要的作家作品,做出較為深入的解說。
全書分上下二篇。上篇講述雜劇的創作,下篇講述南戲和傳奇的創作。每篇的第一講均著
眼於創作的歷史線索、發展情況,並對重要的文學現象進行評析。其後諸講則偏重作家作品的
論述,時而兼及一些戲曲史上的問題,並關注學界的研究狀況。

目錄

引言
上篇 雜劇的創作
第一章 元明雜劇創作綜述
第一節 元雜劇興起的原因、創作分期及其他
第二節 明雜劇創作的演化
第三節 元明雜劇創作主體之比較分析
第二章 關漢卿
第一節 生平與劇作
第二節 儒者的悲思
第三節 藝術成就
第三章 白樸及元初期的雜劇創作
第一節 白樸
第二節 其他作家
第四章 馬致遠
第一節 馬致遠之研究
第二節 馬致遠劇作的土人心態
第三節 馬致遠劇作的曲詞
第五章 王實甫及元中後期的雜劇創作
第一節 王實甫的《西廂記》
第二節 鄭光祖
第六章 明初至嘉靖的雜劇創作
第七章 徐渭
第八章 隆慶至明末的雜劇創作
下篇 南戲與傳奇的創作
第一章 南戲與傳奇創作綜述
第二章 宋元南戲的創作
第三章 南戲向傳奇轉化期的創作
第四章 湯顯祖的創作與影響
第五章 沈(王景)的劇作及其影響
餘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