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詞語彙釋》

《戲曲詞語彙釋》

解釋金元戲曲詞語的書。陸澹安編著,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陸澹安著

11

叢書名:陸澹安文存

出版社: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ISBN:9787545200348

出版時間:2009-05-01

版次:1

頁數:38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文學>詩歌詞曲

內容簡介 

陸澹安(1894—1980),原名陸衍文,字澹庵,齋名瓊華館,江蘇吳縣人。歷經三個歷史時代,大半生處於政治變革、社會動盪而思想文化激盪、碰撞、活躍的歷史時期。陸氏早年師從孫警僧,於新學之外兼修詩詞古文,能為桐城派文,國學根底深厚。17歲,由孫氏引薦,加入南社。青年時期,陸澹安於民俗民間文化頗多著意,他曾致力小說、戲劇、彈詞、電影劇本的創作,親任導演編排京劇和電影,並傾心於文化實業,曾創辦報刊雜誌、影業公司、學校等,涉獵領域之多,可並肩者鮮矣。

抗日戰爭爆發後,陸澹安漸將治學興趣由外轉內,致力於金石考證和經史子集的學術研究。徵文考獻,昕夕筆耕,累數年之心力,完成《小說詞語彙釋》、《戲曲詞語彙釋》、《說部卮言》、《漢碑考》、《隸釋正誤》、《群經異詁》、《諸子末議》等數十種學術著作。其中,兩部“詞語彙釋”以其完備的體制和豐厚的容量,至今仍被視為小說戲曲研究的必備工具書。

此次出版的“陸澹安文存”系列圖書,主要匯集陸氏學術著作、書信、序跋、詩詞、書法、篆刻以及日記、年表等。其中,《小說詞語彙釋》、《戲曲詞語彙釋》為根據陸氏手稿修訂版本,體例仍舊,《說部卮言》則增加了陸氏手稿《三國演義研究》、《紅樓夢研究》、《儒林外史研究》三篇,並對《水滸研究》的結構略作調整。

作者簡介

陸澹安(1894—1980)原名陸衍文,字澹庵,江蘇吳縣人。南社成員。涉獵圈學、書法、小說、戲曲曲藝、報界、電影、教育等多個領域,於古典戲曲及小說研究、書法、金石考證、碑版研究之造詣尤為深厚。代表作有《小說詞語彙釋》《戲曲詞語彙釋》《水滸研究》《楊家將演義》及彈詞《啼笑因緣》等。

目錄

一畫

一了

一火

一丟

一合

一向

一地(一地裡)(一地的)

一行

一巡

一弄(一弄兒)

一把

一抄

一投(一投的)

一味

一和

一坨(一坨兒)

一往

一抹(一抹兒)

一法

一股

一柄

一陌

一划(一划的)(一划地)

一準

一射

一徑(一徑的)(一逕的)

一恁

一拳

一晌

一迷(一迷里)(一迷的)(一謎里)(一謎的)(一謎地)

一區

一掇

一捻(一捻兒

一莊

一貫

一部

一堝(一堝兒)

一就

一番(一番價)

一發

一答(一搭)(一答兒)(一答襄)(一答里)(一搭兒)(一搭里)

一統

一颩

一鏟(一鏟的)

一搦

一筋

一腳

一遞(一遞里)

一溜

一餉

一壁(一壁兒)(一壁廂)

一操

一頭(—頭的)(一頭地)

一餅

—覺

一驀

一二三

一布地

一札腳

一合兒

一字王

一早起

一托氣(一托炁)(一脫氣

一和和

一陀兒

一勇性一涌性

一昧里

一星兒

一星星(一惺惺)

一拳兒

一納頭

一景兒

一程兒

一周遭

一塌兒

一滅行

一道煙(一溜煙)

一壁有

一頭裡

一簽兒

一攢攢

轡兜

一男半女

一房一臥

一迎一和

一家一計

一班半點

一犁兩壩

一絲兩氣

一遭一運

一竅不通

一雙兩好

一步八個謊

一十八般兵器

一個人相好

一馬不跨雙鞍(一馬不鞍兩鞍)

一上青山便化身

一年春盡一年春

一歲使長百歲奴

一個印合脫下來的(一個印盒兒脫將來)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一日不識羞十日不忍餓(一日不識羞三日不忍飢)

一字人公門九牛拔不出

二畫

三畫

四畫

五畫

六畫

七畫

八畫

九畫

十畫

十一畫

十二畫

十三畫

十四畫

十五畫

十六畫

十七畫

十八畫

十九畫

二十畫

二十一畫

二十二畫

二十三畫

二十四畫

二十五畫

二十六畫

二十七畫

前言

戲曲在文學中也算得是主要的一門,世界各國,無不重視,惟有我國舊時代的士大夫,卻認為無當大雅,卑不足道,因此歷代文學家中很少有人以著作戲曲負重名。至於破功夫研究戲曲的人,更是寥寥無幾,所以專供學者研究套用的工具書,也屈指可數。這在愛好戲曲的人看來,不能不認為是一種缺憾。

五四運動以來,文風丕變,戲曲逐漸為人重視了,研究戲曲的人也多起來了,但是工具書還是很少。至於專供檢查戲曲中詞語的書籍,尤所罕睹。據我所知,只有徐嘉瑞著的《金元戲曲方言考》、朱居易著的《元劇俗語方言例釋》、張相著的《詩詞曲語辭彙釋》等數種。多年來,大家都希望有一部比較完備的戲曲詞典,可供檢查,但是至今還是沒有。

我也是個愛好戲曲的人,對於雜劇、傳奇等等,曾經仔細閱讀,仔細研究,可是戲曲中所用的詞語,十分複雜,有方言,有術語,有黑話,有成語,閱讀時往往不能了解。我把這種詞語——錄下來,隨處留心,找尋解釋。經過多年摸索,倒也有些收穫,居然懂得許多難懂的詞語。我這樣做,只是出於一種求知的興趣罷了,並不準備公之大眾。

解放後,百家爭鳴,學術猛進。我受了幾位朋友的鼓勵,不揣譾陋,曾經寫成一部《小說詞語彙釋》,由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這時,我又發現戲曲中所用的詞語,往往與小說中的詞語‘相類似,因此引起我再寫一部《戲曲詞語彙釋》的興趣,鼓足勇氣,繼續工作下去,終於把《戲曲詞語彙釋》也寫成了。剛要印行,不料“文化大革命”突然爆發。狂飆所至,文化園地累遭摧殘,戲劇藝術更是首當其衝。我的這部書稿當然也無人過問。審時度勢,決定取回稿本,庋藏箱底,不以示人。當時認為自己簡直浪費精神,此書不會有刊印行世的機會了。

時局轉變,光明重現。各項學術的研究,又蓬蓬勃勃地興旺起來。我的《小說詞語彙釋》增訂本,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

精彩書摘

十畫倒好

只能。【例】(《東平府》二[普天樂]曲夾白)哥哥,你倒好拽耙扶犁,怎生打的他也。倒換

調換。【例一】(《爭報恩》一正旦白)兄弟也,路途上廝見,無甚么與你,這一隻金釵兒,倒換些錢鈔,做盤纏去。【例二】(《五侯宴》一[混江龍]曲)他可便心狡狠倒換過文書,當日個約定覓自家做乳母,今日個強賴做他家裡的買身軀。倒斷

了斷。【例】(《任風子》三旦白)你不家去呵,與我個倒斷,你休了我者。倒灶

倒霉。《通俗編》:“《太玄經》‘灶滅其火,惟家之禍’。按此即俗語所本。”小說中亦有之。《西遊記》第二十五回:“你遇著就該倒灶,乾我甚事。”【例】(《桃花女》四彭大白)敢是這老頭兒沒時運,倒了灶也。

倒大來(倒大)

即“倒頭來”。釋見“倒頭來”條。【例一】(《陳州糶米》二[滾繡球]曲)我則索會盡人間只點頭,倒大來優遊。【例二】(《曲江池》三[醉春風]曲)似這等揚風攪雪沒休時,他倒大來冷,冷。“倒大來”或簡作“倒大”。(例工(《西廂記》二楔子[耍孩兒]曲二)我將不志誠的言詞賺,倘或紕繆,倒大羞慚。

倒班兒

調班、交換。【例】(《范張雞黍》一[六么序]曲)您子父每輪替著當朝貴,倒班兒居要津。

倒貯翻機

織綢織布。【例】(《劉弘嫁婢》二[普天樂]曲)置兩三處家繡羅幃,娶五七個丫鬟婢,待著他生男長女,又不著他去倒佇翻機。

借花獻佛

把別人家的東西做人情。小說中亦有之。《拍案驚奇》卷十九:“今日小人借花獻佛,多敬一杯。”【例】(《殺狗勸夫》楔子柳隆卿白)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

倦出

懶得出外。【例】(《莊周夢》二旦白)這漢子好無禮,見俺女人,又不迴避,俺老爹在家倦出,好!揪進去打這廝。

睡眠,今作“躺”。【例一】(《西廂記》五之二[粉蝶兒]曲)從到京師,思量心旦夕如是,向心頭橫倘著俺那鶯兒。【例二】(《殺狗勸夫》二正末白)這街上倘著的是什麼物件?又不是個包袱。

倘來之物

無意中得到的東西,叫做“儻來之物”。《莊子?繕性篇》:“物之儻來,寄者也。”“倘”同“儻”。【例一】(《東堂老》三[醉春風]曲)忠孝是立身之本,這錢財是倘來之物。【例二】(誠齋《曲江池》二末白)錢財是倘來之物,不打緊,你將這一百兩銀,一對金釵,做人馬錢。

簡介

解釋金元戲曲詞語的書。陸澹安編著,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此書所收詞語,以見於金元院本雜劇和諸宮調為主,明清傳奇的詞語則未收錄。諸宮調有《劉知遠諸宮調》,董解元《西廂記》;院本雜劇包括臧晉叔《元曲選》、《元雜劇三十種》、《孤本元明雜劇》等書所收。

全書詞語的排列以第一字筆畫多寡為序。每一詞語均舉出例證,註明出處。一詞語有多種意義的則分別解釋。有些詞語往往與元明小說中所用的相同,在解釋中則引為旁證。戲曲詞語中有些行話,市井土語和少數民族語言與一般普通詞語不同,也都一一分別註明。不過有些不常用的字沒有注出讀音,是其缺點。書中更沒有列出資料引用目錄,也未免美中不足。戲曲中有些常見的成語,作者另輯為“戲曲成語彙纂”一卷附於書後,可為研究成語者參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