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二

元二

原名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詩人王維的好友。漢王充《論衡‧恢國》:“孝明天崩,今上嗣位,元二之間,嘉德流布,三年零陵生芝草五本,四年甘露降五縣,五年芝復生,六年黃龍現。大小凡八。”

基本信息

相關作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元二是王維的好友。

有次元二出使安西(今新疆庫車縣),王維與他送別時寫下了一首詩。

這首詩是為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而作。

王維簡介

王維

生於公元70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今存詩400餘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這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

王維人稱詩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淨、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王維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理。”(苑鹹《酬王維序》),死後更是得到了“詩佛”的稱號。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據王維寫的《請施莊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薰陶,同時,根據《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係時說:“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

古代術數語

謂一元之中,有天地二厄,即陽九與百六。後因以指災年,厄運。《金石萃編‧漢司隸校尉楊孟文頌》:“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樑斷絕。”清梁章巨《歸田瑣記‧丙午丁未》:“按陽九、百六,元二之說,自漢以來即有之。而丙午丁未,為國家厄會,則其說實創自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