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論美學

價值論美學

價值論美學作者是李詠吟,這本書從價值論美學的思想淵源與價值論美學的藝術實踐兩方面,系統地分析價值論美學的文明根性。作者認為:康德與馬克思的價值論美學,展示了現代西方文明的價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價值論美學,則展示了中國文明生活的詩性價值追求。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價值論美學》

李詠吟,1963年生,湖北黃岡浠水縣人,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基督教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著有“美學五書”,即《文藝美學》、《美學解釋學》、《價值論美學》、《審美與道德的本源》和《審美目的論與政治正義論》。其美學研究,注重美學基本問題的思考,力圖尋求中外思想的理論綜合;基於“美是生命與文明躍動的力量”這一立場,作者對美學問題進行了全新的解釋,既強調美學理論自身的邏輯證明與開放性建構,又強調美學自由意識對文明生活與藝術生活的積極促進作用。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通過美學與倫理學和政治學之關係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審美道德和諧論”、“大藝術(建築、園林、城市)的創造與小藝術(文學、雕塑、繪畫)的創造應形成自由互動”、“審美意志是生命與文明進步的內在動力”、“審美自由即政治正義與詩性正義的實現”等觀點,並將文明生活的保護與現實生活的雅化視作美學的基本價值追求。目前,作者主要從事“詩歌與哲學”和“經典解釋學”的研究工作。

四、目錄

第一章

價值論美學的比較意識與心性原則

第一節現代文明觀念與價值論美學的開放性結構

第二節比較美學原則與價值論美學的思想綜合

第三節生命與文明價值信念及審美理想的民族性

第二章

審美價值體驗與生命和藝術的聯繫

第一節美感體驗與快感體驗的文化心理機制

第二節審美體驗類型與生存價值的自由確證

第三節重建審美體驗與價值體驗的內在聯繫

第四節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區分及其價值反思

第三章

康德美學與馬克思美學的價值指向 

第一節康德與馬克思價值論美學的內在差異

第二節康德的主體論與價值論美學的思想奠基

第三節馬克思的價值論與實踐論美學的創立

第四章

從道家思想範式看古典價值論美學
 第一節原始道家道德論與審美文化價值再批判

第二節老子的聖人觀念與道家的審美價值理想

第三節穀神崇拜與母性中心主義的價值立場

第四節道家價值觀與莊周學派的生命價值闡釋

第五章

現代價值論美學及其傳統文化信念
 第一節重繪中國文化的美麗:陳錢詩學意向探源

第二節語言中心論與錢鍾書詩學的審美價值觀

第三節楊絳與宗璞詩思的現實體驗與內在價值導向

第四節顧城的現實生命體驗與詩性價值理想追尋

第六章

價值論美學與鄉土生活價值的重估
 第一節鄉土生活想像與鄉土中國社會的價值信念

第二節生命的野性:風俗體驗與審美價值判斷

第三節向善而在:張煒鄉土敘事的生命價值形像

第四節愛欲與生命:張煒與賈平凹敘事的價值確證

第五節野地狂歡:賈平凹與莫言敘事的價值原則

結語游移於中外價值論美學的自由詩思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