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事物的三種基本類型

根據有序化的作用對象的不同,人類的有序化方式可分為生理有序、行為有序和思維有序。 人類的有序化分為生理有序化、行為有序化和思維有序化三種基本類型,用於改變人類有序化過程的價值事物也相應地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2、行為性價值事物:是用以影響人類行為有序化過程的事物,用“善與惡”的方式來描述,它包括兩個方面:①行為;②行為規範。

社會的各種事物複雜多樣、變化莫測,各有其不同的存在方式、社會作用與變化規律,從價值的角度對社會事物進行分類,是完整而準確地認識價值、認識社會的重要前提。

一、關於價值基本類型的爭論

關於價值基本類型的劃分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一切事物的價值可劃分為真、善、美三大基本類型;又有人認為可劃分為真、善、美、利四大基本類型;還有人認為可劃分為真、善、美、利、自由五大基本類型。之所以存在這些爭議,主要是因為人們對真、善、美、利、自由等價值概念的理解不一致。
一般情況下,價值基本類型的劃分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①這些基本類型應該囊括所有的價值形式,不能出現任何“真空”區域和漏洞;②這些基本類型的內涵之間應該有嚴格的區別,一般不應有重疊交叉的區域。現在來分析一下,“利”與“自由”等價值形式究竟是屬於基本的價值類型,還是屬於複合的價值類型。
有人認為“利”是指“人們的現實利益”,然而在真善美的價值中也有一部分屬於現實利益;還有人認為“利”是指“人們的物質利益”或經濟利益,然而在真善美的價值中,尤其是美學價值中也有一部分屬於物質利益。這就是說,“利”與真善美所包容的價值範圍存在著明顯的交叉重疊區域。因此“利”不屬於基本的價值類型,而屬於複合的價值類型。
有人認為,“自由是真善美的統一:真是合規律性,是自由的基礎;善是合目的性,是自由的方向;美是合完美性,使主體趨於完美”。這就表明“自由”同時包容真善美價值所包容的價值區域,因而也屬於複合的價值類型。
有人認為,“利是較低層次的價值,真、善、美是較高層次的價值,自由是最高層次的價值”。這就是說“利”統轄真、善、美價值,而真、善、美又統轄自由,可見利與自由均不屬於同一層次的價值形式,更不是基本的價值類型。
綜上所述,利與自由均不屬於基本的價值類型,它們都由真、善、美複合而成。只有真、善、美才是真正的基本價值類型,任何形式的價值都可以分解而且只能分解為真、善、美三種基本價值成分。

二、人類三種有序化方式及其相互關係

根據有序化的作用對象的不同,人類的有序化方式可分為生理有序、行為有序思維有序
1、生理有序。是指人類機體的內部組織依靠功能上的協調作用,實現機體內部的物質、能量及信息的有序交流,共同促進機體的有序化進程。生理有序的發展表現為機體的內部組織越來越精細,分工越來越明確,協調性越來越好,物質、能量及信息的利用率越來越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強。從總體上講,生理有序可使人有效地適應現有的環境。
2、行為有序。是指人類機體的行為與外界環境的協調作用,以實現機體與外界之間物質、能量及信息的有序交流。行為有序是在確定的生理有序的基礎之上,通過改變機體與周圍事物之間的空間及時間特性,來改善機體與外界事物的協調作用,並提高生理有序的實際效果。行為有序可分為個體行為有序及社會行為有序兩個方面。個體行為有序的發展表現為行為動作越來越熟練,速度、力度及靈活性越來越高,動作模式的複雜程度越來越高;社會行為有序的發展表現為社會分工越來越發達,社會的行為規範越來越具體化、標準化、廣泛化,社會的動作越來越有秩序,人們越來越文明、講紀律。從總體上講,行為有序可使人合理地選擇環境。
3、思維有序。是指人類的思維與客觀規律的一致性,即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運動變化規律在人的頭腦中得到正確反應的程度,以實現人類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能量及信息的有序交流。思維有序是在確定的生理有序及行為有序的基礎之上,通過改變機體大腦神經系統的某些指揮控制機制,來改善機體與外界事物的協調作用,並提高機體生理有序與行為有序的實際效果。思維有序可分為個體思維有序及社會思維有序兩個方面。個體思維有序的發展表現為個體所積累的知識學問越來越多,思維能力越來越強,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廣度與深度越來越高。社會思維有序的發展表現為社會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學科分化與整合越來越複雜。人類思維有序的程度越高,對客觀事物的本質認識就越清楚,對自身行為的指導就越有效,行為所產生的效率也就越高。從總體上講,思維有序可使人有效地改造環境。

三、人類三種有序化方式的相互關係

生理有序、行為有序和思維有序的相互關係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1、主要區別:一是在與環境的關係上,生理有序只是為了被動地適應環境,行為有序是為了主動地選擇環境,而思維有序是為了積極地改造環境;二是在有序化實現的手段上,生理有序主要是調節和改善機體內部的生理功能,行為有序主要是調節和改善機體的行為方式,思維有序主要是調整和改善自己的思維方式;三是在有序化的實施手段之間的邏輯遞進關係上,行為有序為生理有序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加速度,思維有序為行為有序的發展又提供了潛在的加速度,而為生理有序的發展提供了二次潛在的加速度。
2、主要聯繫:生理有序是最基本的有序,是行為有序和思維有序維持和發展的前提條件;行為有序是在生理有序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思維有序又是在行為有序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行為有序為生理有序提供了加速發展的機會,思維有序又為行為有序提供了加速發展的機會;行為有序可以看作是生理有序的特殊形式,思維有序又可以看作是行為有序的特殊形式;行為有序決定著生理有序的發展方向;思維有序決定著生理有序和行為有序的發展方向。

四、價值事物的三大類型

人類的有序化分為生理有序化、行為有序化和思維有序化三種基本類型,用於改變人類有序化過程的價值事物也相應地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1、生理性價值事物:是用以影響人類生理有序化過程的事物,用“美與醜”的方式來描述,它包括兩個方面:①消費資料;②生產資料。其中,生產資料在整體上決定著消費資料的形成與變化,是消費資料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內因。
2、行為性價值事物:是用以影響人類行為有序化過程的事物,用“善與惡”的方式來描述,它包括兩個方面:①行為;②行為規範。其中,行為規範在整體上決定著機體對行為的引導、制約、調節,是行為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內因。
3、思維性價值事物:是用以影響人類思維有序化過程的事物,用“真與假”的方式來描述,它包括兩個方面:①知識;②思維方式。其中,思維方式在整體上決定著大腦對知識的吸收、記憶、處理、傳播與運用,是知識在大腦中形成、積累與發展的內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