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號

僭號

僭號,拼音為jiàn hào。意思一是冒用帝王的稱號:僭號稱王 ;意思二是超越本分的封號。

基本信息

釋義

一是冒用帝王尊號:僭號稱王;

二是超越本分的封號

詳細解釋

僭號僭號
1、冒用帝王的稱號。《漢書·揚雄傳下》:“諸儒或譏以為雄非聖人而作經,猶春秋吳楚之君僭號稱王,蓋誅絕之罪也。”《文選·陳琳》:“逆賊宋建,僭號河首,同惡相救,並為脣齒。”李善注引《魏志》:“初,隴西宋建,自稱河首平漢王。”《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載:“時袁術僭號,(孫)策以書責而絕之。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四:“里中有峻岭,號曰王嶺,相傳彭玗反于吉州,僭號稱王,南唐遣兵征之,彭玗數敗,遂退保於此以死守。”《三國演義》第九八回:“孫權不久必將僭號稱尊,如稱尊號,恐陛下伐之,定先入寇也,臣故欲以兵待之。”清俞正爕《癸巳類稿·台灣府屬渡口考》:“朱一貴以康熙六十年四月僭號永和。”

2、超越本分的封號。《漢書·師丹傳》:“故定陶太后造稱僭號,甚悖義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