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哲學家一樣思考-冰點的思考

內容介紹

前言/1
第一篇 追求真理、幸福與愛/1
1.能親吻到的真理/3
2.從kiss談起的快樂/12
3.GG眼中的MM/20
4.我是我自己的彌撒亞/29
5.欲望的幻覺/38
6.愛是一種藝術/48
7.孤獨與愛/59
8.一個星期の天堂/69
9.性の愛/80
第二篇 如果我是上帝/93
1.見鬼!我為何要創造世界呢/95
2.我真的喜歡完美的世界嗎/104
3.我能容忍人類背叛我嗎/112
4.上帝之死/120
第三篇 我是一個人/129
1.拜託!我只是一個凡人/131
2.我們的秘密武器/140
3.求生只是我的本能,錯了嗎/148
第四篇 活著的意義/155
1.無法超越死的生活/157
2.自由、自由,何在兮/164
3.思考的樂趣/172
4.用心來體驗感情/181
第五篇 上善若水/189
1.女人如水/191
2.相愛不如相知/199
3.水善利萬物而不爭/206

作者介紹

本書是“冰點的思考”系列之第三本,與另兩本《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像心理學家一樣思考》一樣,嘗試著與大家一起探討一種生活中的思考方式。作為暢銷類通俗讀物,本書依然保留了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調侃風格,這也是出於我自己也不希望讀者把看書作為一種負擔,我希望我的讀者都能在輕輕鬆鬆的消遣中獲得些思想的火花,在談笑風生中獲得些智慧的啟迪。閱讀本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它使你體驗到了新的思維和時空,使你感覺到了生活的豐富多彩,這絕對是件快樂的事,而不是負擔或者痛苦。有些人寫文章就喜歡把簡單句寫成複雜句,把短句寫成長句,把通俗的白話寫得拗口,弄得讀者看句子還要先學會斷句。我想這除了滿足作者自己的高度自戀情結以外,對於文化的傳播沒有多大的用處。 我們知道經濟學家是理性主義的代言人,他們看起來那么的聰明,那么的智慧,邏輯是那么的完美。但生活是現實的,完美的理性思維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她猶如海市蜃樓一般,可遇而不可求。 在紛繁複雜的人類世界裡,理性主義的光環隨著現實套用上的缺憾而不斷地受到來自心理學家的挑釁。心理學家殘忍地告訴那些自以為是的經濟學家們,你們的上帝般的邏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現實的,人的認識是有限的,人的理性程度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果說黑夜裡的羅浮宮是人的大腦,那么能夠被我們的理性所照亮的地方可能僅僅是在這碩大的宮殿里點燃的一根蠟燭所能驅散的非常有限的黑暗空間。於是乎,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破天荒地頒給了一位心理學家,從此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心理經濟學,或者叫行為經濟學。 但隨著人們對於人的選擇行為的進一步研究,我們發現,理性與非理性並非就是人類行為的全部,還有一種介於絕對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的一種狀態,而這種狀態似乎更常見,它受到很強的價值觀的影響,我們常稱其為“價值理性”。而我們知道,但凡涉及到價值觀的問題,就很難簡單地去評判它是對還是錯,因為對於價值觀的問題,我們奉行的是“求同存異、互相尊重”,這是人類社會最大的公約數,最大的博弈均衡點,沒有這一點,世界將永無寧日,人類也必將在自我摧殘中而泯滅。 於是這就產生了一個新問題,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價值觀呢,或者說自己的人生哲學呢?我想既然價值觀本身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分,那么我們只能提供更多的思想讓大家有更多的選項,但不管你選擇了哪一種人生道路,積極地、快樂地、理性地、博愛地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和社會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哪一種價值觀或者人生哲學或者宗教違背了這一基本原則,那么它就是邪教,就要被取締,這是沒有任何迴旋餘地的。健康的哲學是讓人們有一個心理的歸宿,讓人們更快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獲得內心的自由和解放,而不是把人們拖入痛苦的深淵無以自拔。 本書就是試圖讓大家站在哲人的位置上,與人類史上的哲人們一起平等對話,來感受和探討我們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些人生哲學的問題。黑格爾說過,哲學就是哲學史。或者說就是一部思想史。了解哲學至今只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學習哲學史,一個就是拜讀歷代哲學家的原著,呵呵,但願我們在不同思想碰撞中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生哲學吧! 最後,歷來謙遜的我,再次感謝許多讀者對我提出的一些非常好的建議和意見,我也非常願意與大家一起成長。此外,讀者有任何意 見和建議均可發e-mail給我,我的e-mail:yangyanlie@gmail.com。本書的另外一位作者程亞斐的e-mail:eresa31@yahoo.com.c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