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守望者——張岱年哲學思想研究

傳統的守望者——張岱年哲學思想研究

《傳統的守望者——張岱年哲學思想研究》作者:劉軍平,該書於2007年11年1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通過採用多元客觀的研究方法,對張岱年的哲學思想進行研究,不僅對張岱年的學思歷程、學術淵源及主要學術成就與貢獻作了概括,而且闡明了張岱年哲學思想的活水源頭,揭示了張岱年的哲學思想在理論形式、哲學命題上、言說方式上所具有鮮明的民族意識。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劉軍平 著
ISBN:10位[701006637X]13位[978701006637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1
定價:¥37.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部關於張岱年哲學思想的學術專著。本書重點分三章篇幅,既論述了張岱年對中國哲學的新構想——唯物、理想、解析的綜合,對倫理價值的新開拓,又闡發了張岱年對“中國哲學”學科的主自性與方法論的反思,從而剖析和挖掘了張岱年哲學思想的深層意蘊,凸顯了張岱年哲學思想的永恆價值和獨特的思想魅力。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關於張岱年哲學思想的學術專著。作者通過採用多元客觀的研究方法,試圖對張岱年的哲學思想進行全方位、系統的研究,不僅對張岱年的學思歷程、學術淵源及主要學術成就與貢獻作了概括,而且闡明了張岱年哲學思想的活水源頭,揭示了張岱年的哲學思想在理論形式、哲學命題上、言說方式上所具有鮮明的民族意識。本書重點分三章篇幅,既論述了張岱年對中國哲學的新構想——唯物、理想、解析的綜合,對倫理價值的新開拓,又闡發了張岱年對“中國哲學”學科的主自性與方法論的反思,從而剖析和挖掘了張岱年哲學思想的深層意蘊,凸顯了張岱年哲學思想的永恆價值和獨特的思想魅力。

作者簡介

劉軍平,中國哲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文系教授、武漢大學翻譯與比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MLA會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理事會理事,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翻譯研究會理事,湖北省翻譯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武漢市大學生翻譯協會會長,湖北省教師資格認定專家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會員,湖北省哲學史學會會員。1998年9月至2000年1月在哈佛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在哈佛文理學院從事中西比較文化研究;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作為中美富布賴特基金研究學者(FulbrightResearchScholar)在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在此期間,應邀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西東大學、威斯里安大學等美國多所大學作有關中西文化哲學的學術講演和學術交流。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翻譯理論、中西比較詩學,曾編譯著多部,並在《文史哲》、《武漢大學學報》、《人文論叢》、《中國翻譯》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本真生命的追尋:張岱年哲學導論
第一節早期的求學和致思
一、出身於書香門第
二、結緣於北京師範大學
第二節成長於“清華學派”的青年才俊
第三節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第四節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第五節張岱年的主要學術成就與貢獻
第二章先秦哲學——張岱年哲學思想的源頭活水
第一節仁學——繼往開來的源泉
一、揭示仁之道——從“愛人”到“達仁”
二、求真知之道
三、辯證客觀地評價孔子
第二節道:本根與反覆
一、本根與本體
二、反覆——張岱年辯證法的核心
第三節《易傳》:變易與剛毅
一、易:變易與守常
二、生生:延續與變化
三、剛健:民族精神之源
第三章中國哲學的新構想:唯物、理想、解析的綜合
第一節綜合創新的條件及其路線圖
第二節唯物與解析的綜合
一、新唯物論與邏輯解析法
二、外界實在的理論論證與理的解析
三、知實論與離識有境
四、物統事理與物源心流
第三節唯物與理想的綜合
一、動的天人合一
二、生與理之兩一
三、群己一體
第四章 倫理價值研究的新開拓
第一節 倫理價值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新時代價值學說的開墾
第三節以人為本
第四節以和為貴
第五節 義與利統一
一、對義利之辨的基本看法
二、對墨家義利觀的發展
三、理與欲的對立統一
第五章 “中國哲學”學科自主性及方法論的反思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張岱年哲學思想研究綜述
附錄二:張岱年哲學思想研究文獻及索引
附錄三:張岱年大事年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