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診治新概念

傳染病診治新概念

《傳染病診治新概念》林小田, 周赤龍, 孫劍編,2011年4月1日在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傳染病診治新概念》

傳染病是一類具有傳染性強、危害性大,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傳染病診治新概念》對傳染病的基礎知識、常見症狀、醫院感染以及常見傳染病的流行病學、診斷精要、實驗室檢查、鑑別診斷、治療精要、經驗指導及預防措施和預後評價等進行了討論,力求反映出近年來國內外傳染病防治研究的新概念和新成果。《傳染病診治新概念》內容新穎,信息豐富,通俗易懂,科學性及實用性較強,適合於臨床醫護人員尤其是從事與傳染病及相關專業的人員和有興趣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林小田,廣州軍區第422中心醫院(廣東湛江)軍區傳染病重點專科(肝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專業技術5級。長期從事傳染病及肝病的防治工作,曾對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防治對策、慢性B肝的臨床診治、肝纖維化、影像學與病理分級分期以及病毒性肝炎的凋亡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在《中華內科雜誌》和《世界華人消化雜誌》等發表論文110多篇。出版《肝病中醫辨治及驗方》、《肝膽病療養與康復》、《傳染病飲食療法》、《結核病中醫辨治》和《脂肪肝的診治及食療》等專著20部,尤其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急慢性肝病、傳染病和結核病等方面頗有心得,成績顯著。先後獲得全軍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全軍醫療成果獎三等獎、廣東省優秀專著獎和湛江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10項。因專業成績突出先後5次榮立三等功、獲得廣州軍區科技先進個人、廣州軍區“1383”重點人才工程“優秀成才獎”、廣州軍區優秀學科帶頭人,2004~2009年享受軍隊優秀專業人才崗位津貼。兼任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傳染病專業組委員、廣州軍區流行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肝病學會理事、肝炎肝硬化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常委和南方醫科大學兼職教授及《世界感染雜誌》編委等。

周赤龍,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吉林軍醫學院和空軍指揮學院,碩士學歷,副主任醫師,現任廣州軍區聯勤第二十分部副部長兼解放軍422醫院院長。大校軍銜。中華醫學會航海醫學分會委員,廣州軍區血液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湛江市醫院管理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醫學院碩士生指導老師。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項,發表管理及學術論文30餘篇,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出版專著2部。因個人成績突出,曾先後被軍以上單位表彰為“優秀機關幹部”、“優秀共產黨員”、“十五期間醫學工作先進個人”等。他在醫院醫療服務、專科建設、正規化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在軍隊和地方出現的重大傳染病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事件的防控中多次受到上級表彰。2008年醫院被廣州軍區聯勤部確定為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單位,2010年被廣州軍區確定為“創先爭優”活動試點單位。

孫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病中心、感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一直從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診斷和治療以及B肝耐藥方面的研究。多篇文章發表於國際國內雜誌上。兼任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目前正在全面協調組織由南方醫院侯金林教授牽頭組織的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慢性B型肝炎臨床治療方案的最佳化及影響療效的因素”的研究。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傳染病的基本知識

第一節 傳染病基本概念

第二節 傳染病的流行

第三節 傳染病的特徵

第四節 傳染病的診斷

第五節 傳染病的治療

第六節 傳染病的預防

第二章 傳染病常見症候診治

第一節 發熱

第二節 皮疹

第三節 黃疸

第四節 感染性腹瀉

第五節 感染性休克

第六節 感染中毒性腦病

第三章 醫院感染

第一節 醫院感染的概念

第二節 醫院感染的特徵

第三節 醫院感染的流行病學

第四節 常見醫院感染的診治

第四章 與傳染病相關的綜合徵

第一節 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

第二節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第三節 中毒性休克綜合徵

第四節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第五節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

第六節 嬰兒肝炎綜合徵

第七節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

第二篇 常見傳染性疾病診療

第五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一節 流行性感冒

第二節 流行性腮腺炎

第三節 麻疹

第四節 風疹

第五節 幼兒急疹

第六節 手足口病

第七節 新型甲型H1N1流感

第八節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第九節 水痘及帶狀皰疹

第十節 單純皰疹

第十一節 巨細胞病毒感染

第十二節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第十三節 病毒性胃腸炎

第十四節 腎綜合徵出血熱

第十五節 甲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六節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七節 丙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八節 丁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九節 戊型病毒性肝炎

第二十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二十一節狂犬病

第二十二節登革熱

第二十三節愛滋病

第六章 支原體感染

第一節 支原體肺炎

第二節 生殖泌尿系支原體感染

第七章 衣原體感染

第一節 肺炎衣原體感染

第二節 沙眼衣原體感染

第三節 鸚鵡熱

第八章 立克次體病

第一節 流行性斑疹傷寒

第二節 地方性斑疹傷寒

第三節 恙蟲病

第四節 Q熱

第五節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第九章 細菌性傳染病

第一節 傷寒與副傷寒

第二節 細菌性痢疾

第三節 霍亂

第四節 布氏菌病

第五節 鼠疫

第六節 炭疽病

第七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第八節 白喉

第九節 百日咳

第十節 猩紅熱

第十一節 肺結核

第十二節 破傷風

第十三節 淋病

第十四節 彎曲菌腸炎

第十五節 細菌性食物中毒

第十六節 耶爾森菌腸炎

第十七節 軍團菌感染

第十八節 葡萄球菌感染

第十九節 鏈球菌感染

第二十節 肺炎球菌感染

第十章 螺鏇體病

第一節 鉤端螺鏇體病

第二節 回歸熱

第三節 萊姆病

第四節 梅毒

第五節 鼠咬熱

第十一章 深部真菌病

第一節 新型隱球菌腦膜炎

第二節 念珠菌病

第三節 麴黴病

第四節 毛黴菌病

第五節 組織胞漿菌病

第六節 球孢子菌病

第十二章 原蟲病

第一節 腸阿米巴病

第二節 隱孢子蟲病

第三節 瘧疾

第四節 黑熱病

第五節 滴蟲病

第六節 弓形蟲病

第十三章 蠕蟲病

第一節 日本血吸蟲病

第二節 華支睪吸蟲病

第三節 薑片蟲病

第四節 鉤蟲病

第五節 鏇毛蟲病

第六節 蟯蟲病

第七節 蛔蟲病

第八節 絲蟲病

第九節 腸絛蟲病

第十節 囊尾蚴病

第十一節 廣州管園線蟲病

第三篇 臨床常用操作指導

第十四章 股靜脈穿刺術

第十五章 腹膜腔穿刺術

第十六章 胸膜腔穿刺術

第十七章 骨體穿刺術

第十八章 腰椎穿刺術

第十九章 十二指腸引流術

第二十章 乙狀結腸鏡檢查術

第二十一章 三腔二囊管的套用

第二十二章 肝活體組織穿刺術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