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簡史

傣族簡史

《傣族簡史》,作者《傣族簡史》編寫組,由民族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傣族簡史》講述了: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共同締造我們偉大祖國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過自己的貢獻。各民族的歷史都是祖國歷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為了激發各族人民對自己歷史的自豪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共同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我們決定出版這一套《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

這套叢書的編寫和出版,是經過長時期的集體努力實現的。早在1956年,遵照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和國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開展了大規模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工作。1958年,在國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和中國社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下,由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具體主持、中央民族學院以及在京和各省區有關單位的積極參加下,一面繼續進行調查工作,一面開始編寫各少數民族簡史和簡志,到1959年底,大部分完成了初稿。

編輯推薦

《傣族簡史》(修訂本)為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

此次修訂是根據國家民委統一安排部署完成的。主要是續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傣族發展的歷史,同時,也吸收學術界近20年傣族研究的新成果,對1985年《傣族簡史》進行了適當的修訂。

《傣族簡史》前身為1964年《史志合編》,執筆人員有黃惠焜、顏思久、鄭鎮峰、曹成章、張元慶等同志。該書在侯方岳、方國瑜、林耀華、宋蜀華等同志的領導和指導下寫成。刀述仁同志一直參加編寫組工作。

1985年版《傣族簡史》作者名單依所撰章節順序註明如下:

黃惠焜同志負責全書的通纂工作,對全書的體例和文字進行了統一安排和修改。並且撰寫了前言、第一章至第四章,傣族歷史大事記;顏思久,第五章;曹成章,第六章、第七章;張元慶,第八章第一、二、三、五節;第八章第四節請張公瑾同志撰寫。

《傣族簡史》(修訂本)以1985年《傣族簡史》為基礎,組織人力,重新修訂。《傣族簡史》修訂組成員有:吳建國、趙世林、刀承華、甘愛冬、陽寧東、田蕾等同志,吳建國任課題組組長。曹成章、張公瑾、李紹明、鄭曉雲、岩香宰等同志擔任顧問。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傣族的族源

第一節 “昆明”以西的“滇越

第二節 “永昌徼外”的“撣國

第三節 哀牢與撣傣不同源

第四節 南詔與撣傣不同源

第五節 諸葛亮南征與所謂“泰族南遷

第二章 傣族的原始社會

第一節 古代文學中的傣族原始社會

第二節 瀾滄江沿岸的新石器文化

第三節 早期傣族社會的農村公社

第三章 傣族初期階級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撣國的早期政權

第二節 金齒、茫蠻的社會發展

第三節 以勐泐為中心的景龍金殿國

第四節 關於傣族史上的奴隸制問題

第五節 傣族與東南亞各國的傳統聯繫

第四章 傣族封建領主制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元明兩代在傣族地區的政區設定

第二節 麓川的崛起和明朝三征麓川

第三節 元明時期傣族封建經濟的發展

第四節 元明時期傣族的文化與生活

一、文字

二、節日

三、戀愛婚姻和喪葬

四、其他風俗

第五節 傣族人民反對外族入侵和反對封建統治的鬥爭

第五章 近代傣族的封建社會及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鬥爭

第一節 德宏等地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的過渡

第二節 傣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鬥爭

一、帝國主義入侵雲南,傣族人民為保衛祖國邊疆而鬥爭

二、勐海與勐遮之間的戰爭

三、傣族人民的反封建鬥爭

第六章 近代傣族封建社會的土地制度和剝削方式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傣族社會的生產力

第二節 封建領主制地區的土地制度

第三節 領主制向地主制過渡地區的土地形態

第四節 封建主義的剝削方式

第七章 近代傣族社會的等級制度和政治制度

第一節 西雙版納的封建等級制度

第二節 西雙版納的政治制度

第三節 耿馬、德宏等地的土司政權

第四節 傣族與各族人民的傳統關係

第八章 20世紀50-70年代的傣族社會

第一節 傣族地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一、傣族地區的解放和人民政權的建立

二、民族識別工作

三、民族區域自治的實施

四、傣族地區的和平協商土地改革

第二節 傣族地區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傣族農村的合作化

二、傣族地區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第三節 傣族地區的曲折發展

一、反“右”運動和反地方民族主義的鬥爭

二、“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

三、20世紀60年代前期的傣族地區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傣族地區

第四節 20世紀50-70年代的傣族社會經濟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傣族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二、“大躍進”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傣族經濟

三、20世紀50~70年代傣族社會發展情況

第九章 20世紀80年代以後傣族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第一節 傣族地區農村和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

一、傣族地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二、傣族地區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三、傣族地區的對外開放

第二節 傣族經濟建設的成就

一、傣族經濟建設的概況

二、傣族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傣族地區的工業化成就

四、傣族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

第三節 改革開放以來傣族社會的進步

一、民族教育事業的進步

二、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

第十章 傣族宗教信仰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原始崇拜和巫術崇拜的形成和發展

一、原始崇拜的形成和興起

二、巫術崇拜的形成和興起

第二節 佛教的傳人

第三節 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的傳播

一、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入

二、傣族地區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派別

三、傣族地區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教義教規和戒律

四、傣族佛教寺院和僧侶

五、傣族主要佛事活動

第十一章 傣族的傳統生活與文化

第一節 傣族的婚姻家庭

一、戀愛、結婚和離婚

二、家庭、家族和村社

第二節 傣族的文學藝術

一、詩歌和故事

二、音樂和舞蹈

三、繪畫與雕刻

第三節 傣族的傳統科學知識

一、天文和曆法

二、數學和醫學

三、語言和文字

第四節 傣族的生活習俗

一、服飾

二、飲食

三、居住

四、節日

五、喪葬

六、禁忌

附錄一傣族人口分布表

附錄二傣族自治地方一覽表

附錄三2000年傣族自治地方一覽表

附錄四傣族自稱、他稱表

附表五傣族對其鄰近主要民族稱謂表

附錄六傣族歷史大事記

後記

修訂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