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鷹烈士

傅鷹烈士

傅鷹烈士,中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02年1月19日生於福建閩侯,1979年9月7日 病逝於北京。

傅鷹烈士
中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02年1月19日生於福建閩侯,1979年9月7日病逝於北京。1919年就讀於燕京大學化學系。1922年赴美留學,1928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科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研究員。1929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協和醫學院、東北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大學任教。1939年後,任廈門大學教務長兼理學院院長。1944年再度赴美,在密執安大學研究院從事吸附理論的研究。 傅鷹教授在美國聽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回擊英艦挑釁的訊息,感到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1950年欣然攜夫人有機化學家張錦教授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工學院、清華大學、北京石油學院任教。1954年到北京大學化學系主持建立膠體化學教研室,任主任。1955年被推舉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62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傅鷹教授是中國少數有突出貢獻的膠體和表面科學家之一。早在本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傅鷹教授曾長期在美國Michigan大學膠體化學實驗室進行表面化學特別是吸附的研究,並曾取得許多重要的結果。例如,發現同系物的吸附規律有時呈現出於Traube規則完全相反的現象;最早設計了利用潤濕熱測定固體粉末比表面的方法(比B.E.T.法早8年);發展了測定多孔固體比表面的氣體吸附熱力學方法;開展了一系列液相吸附熱力學的研究;發現並確證固體自溶液中的吸附也存在多分子層的情形等等。這些都是國際學術界所公認的,並經常被有關專著、教科書和科學文獻所引用。傅鷹教授在科研中勇於開拓,經常指導並鼓勵學生去研究新課題。他十分關心膠體化學在國民經濟中的套用,曾多次親臨大慶油田 、北京油漆廠指導工作。 傅鷹教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傅鷹教授熱愛教學工作,他的講課深入淺出,富於啟發性。凡聽過他講課的同志,無不為他淵博的知識、嚴密的邏輯和生動的語言所吸引。他善於掌握和活躍課堂的氣氛,並常穿插一些科學典故,使講授內容在不知不覺中給聽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課堂上的一言一例都是實現經過深思熟慮的。 傅鷹教授曾編寫過物理化學、膠體科學、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和無機化學等多種教材,這些教材內容豐富、結構嚴謹、文筆流暢,深受讀者喜愛。出版有《大學普通化學》、《化學熱力學導論》等書。發表論文30餘篇。 傅鷹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是新中國膠體化學發展的主要奠基人。同時,他又是一位堅定的愛國者,是我們黨的諍友。傅鷹教授剛正不阿的為人,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和熱心從事化學教育事業的形象,將永遠留在化學界後輩的心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