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其駿

傅其駿 男,1938年2月出生。浙江定海縣人。漢族。 195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沙河工作站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太陽射電寬頻頻譜儀”首席科學家,國際天文學會(IAU)及中國天文學會成員。

基本信息

主要研究

主要從事射電天文方法及太陽射電物理研究。《射電天文方法》(科學出版社1988年)、《太陽射電微波爆發》(科學出版社1997)二書作者之一;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厘米波太陽射電的絕對定標》(《天體物理學報》1982年第3期)、《日食射電多波段觀測》(《1980年2月16日雲南日全食文集》,科學出版社1983年)、《CronaI Bright Poinits at 6cm Wavelength》(Solar Physics l987,108,99)、《Solar Micrwave Milliscod Spike at2.84GHg》(NASA cp一2449,1987)、《Spike Emission at 21 cm wavelength in post一flareloops》(Solar Phys l993,143,317)等80餘篇:對厘米波段天體流量絕對測量日食射電觀測及太陽微波爆發中的精細結構有深入研究並取得成果。

主要成績

1984一1986年赴美工作期間與馬里蘭大學KUNDN教授合作首次在六厘米波段發現日冕亮點。與金聲震、趙仁揚合作首次在十厘米波太陽爆發中發現毫秒時間結構並取得1985年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由於太陽活動22周峰年期間的貢獻,為1993年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太陽射電高時間解析度同步聯測網建立”第一名。英語可讀、聽、說,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